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ID:20941681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_第1页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_第2页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刘洋摘要:谐声关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明晓互谐现象。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为参照,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明晓互谐的原因:声母方面,由于x-是m-的擦音性质或清鼻音性质;韵母方面,受韵母-u的影响使唇音声母m-发生后移变为x-。.jyqkx-来解释这种谐声现象。[2]董同龢(1943)认为,“和韵母的类相同,大多数声母的类自然不会只包含一个声母,但是各类之内,各个声母也必有某种程度的相同,才会常常谐声”[3]。在明晓互谐方面,他认为上古有一个清音的鼻音m-(晓母是清音)。黄焯(1981)认为“誨晦

2、悔说文从每声,荒内切。每集韵母罪切”[4]。这里仅仅指出明晓互谐,但没有展开解释。王力先生对谐声说持否定或怀疑的态度。他在《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中指出:“关于声母方面,成绩就差不多了。一般的根据是汉字的谐声偏旁,其次是异文。我们知道,声符和它所谐的字不一定完全同音……从谐声偏旁推测上古声母,各人能有不同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靠不住的。”王力(1982)拟测:“黑x?k,墨m?k。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按,‘黑’的古音可能是mx?k,故与‘墨’mx?k同源。”[5]李方桂在高本汉、董同龢提出的谐声原则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条例,即“李方桂的谐声说”,他拟构了

3、清鼻流音hm-,“不带音的鼻音m-,普通语音符号写成m?-,我们简单化写成hm-”,“不带音的hm-在切韵时代变成了x-是双唇浊鼻音,x-是舌根清擦音,二者音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孙玉文曾在《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一)一文中提出“至晚战国到两汉,这种m-?x-的现象就发生了”,他通过谐声字、双声联绵词、汉代注音的证据、假借和声训等材料对这一结论进行印证。依据段玉裁“同谐声必同部”的原理,这些从母的明母字和晓母字在谐声时代应该是同韵字,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明母和晓母是怎样产生谐声关系的?m->x-又该如何解释呢?综合上面的拟测,与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古代拟音有m-

4、、ma-和mx-三种。从历史音变的角度考虑,一个音素在发音时往往会带动其他发音部位一齐发声,这些发音部位就会产生或发出各自的音,这就使得一个音素具有了不同的音质。黄易青(2004)认为“明母[m-]作为一个单辅音,具有唇音和鼻音两个音质(次音素),较弱的唇音质较易于失去,保留的鼻音质从而成为晓匣”,即其中一个音素在发音过程中由于发音部位动作弱化,导致该音质的消失,就明母而言,“如果唇音质消弱,剩下的从鼻孔出去的送气音质,就近于从喉送气的晓匣,即表示[m]所包含的鼻音质)”[8],也就是说明晓互谐即唇音质弱化消失而成为喉音。乔全生先生在《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2005

5、)一文中指出:“非组从帮组分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演变过程,一支先由[p],[b](上古)演变为[pf](中古《切韵》时代),再演变为[f](唐宋以后)……另一支由[fu]再继续演变为[hu](宋代)……”[9]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明晓互谐是在轻唇音从重唇音分化出来的基础上,其发音部位继续后移形成的。乔先生从方言和文献的角度也对这一理论进行证明。“董同龢提出,上古应该有一个声母[ma]([m]的清音),这也是从谐声偏旁推测出来的。例如‘悔’从每声,‘墨’从黑声,‘昬’(昏)从民声等……”[10]王力先生认为通过谐声偏旁来推测上古声母往往是靠不住的,“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把‘

6、黑’拟作mx-,是为了表明‘黑’原来读唇音。这个-x-理解为表明前面的m-的擦音性质或清鼻音性质,mx-是单辅音,即‘黑’是一个擦化的单辅音”[11]。当然,也有学者从复辅音的角度来解释明晓互谐,但由于复辅音情况复杂,因此这里暂不从该角度来解释明晓互谐。从韵母的角度讲,我们发现从母的晓母字韵母多是合口呼(如悔、誨、晦)。徐通锵在《语言论》中指出:“i、u、ü对声母系统的影响,尽管各地方言的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但基本规律一样,i介音使舌尖音和舌根音颚化为舌面音,而u介音则使声母前化为唇齿音或后化为舌根音。”[12]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受韵母u的影响产生明晓互谐现象。m是双

7、唇浊鼻音,u是舌面高、后、圆唇元音,发u时舌根后缩,舌面接近软腭,双唇浊鼻音m遇到后高元音u后,双唇声母m-后化为x-。董同龢也曾提到:“凡轻唇音字都见于合口韵,所以h-或x-都可以说是受韵母-u的影响而由唇音变来的,微母本与明母为一,字母又归‘轻唇’,他是唇齿鼻音当无疑义。”[13]综上所述,对于明晓互谐的解说,笔者更加赞同王力先生和徐通锵先生的观点。由于x-是m-的擦音性质或清鼻音性质,亦或是受韵母u的影响声母发生后移,这些因素引起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再看不属于明母和晓母的字,比如繁、蘩,《古今语音对照手册》中有“附袁切,山合三平元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