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

ID:20936612

大小:1.25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0-18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1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2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3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4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5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6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7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8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9页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_第10页
资源描述:

《康复心理学绪论课件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康复心理学康复教研室张晋瑜康复心理学概述康复心理学史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该学科将心理学的系统知识运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主要研究伤、病、残者的心理现象及心理因素在残障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康复心理学目的:解决患者的心理功能障碍、社会功能的恢复或适应康复心理学的手段:主要包括各种心理行为技术的应用康复心理学工作对象:主要包括伤病残患者的心理功能障碍,慢性病患者的身心恢复及儿童、老年人的某些心身问题康复心理学工作内容: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残

2、疾的显示并逐渐适应,充分挖掘其潜能,使之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的相互作用及对残疾的相互影响等问题。现代医学观与康复心理学医疗的目标从治病救人、延长生命上升到提高生命的治疗,医疗手段从单一的治疗疾病发展到促进身心健康和功能整体恢复的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表达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十项标准1978年世界卫生组

3、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精神状态正常。没有抑郁、焦虑、恐惧发作等症状。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

4、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精神。现代医学观与康复心理学体现:现代医学观与健康观促进了康复心理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健康观的确立,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再仅仅是患者还应该包括健康人和非健康人群,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治愈伤痛,还应保证人们的健康与幸福,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康复心理学的发展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化:康复心理学重视改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和来年人功能障碍有关的音素。康复心理学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康复心理学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康复心理

5、学的地位:康复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康复心理学贯穿患者功能康复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方面,康复心理学也有积极的租用:1心理康复与医学康复:患者的功能障障碍同心理障碍通过神经内分泌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心理康复有助于患者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2心理康复与教育康复:通过心理康复,提过教育康复的效果3心理康复与职业康复: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进行职业咨询。4心理康复与社会康复:首先,心理康复是社会康复的重要措施;其次心理康

6、复是实现患者重返社会的关键环节;三是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功能康复的五层次:康复心理学在高层次的功能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良好的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能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心理适应、调节功能)学习劳动能力(认知、作业、职业技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走动、言语沟通)康复心理学的任务:1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2动员心理的代偿功能3纠正错误认知功能,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4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方式5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6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第四节康复心理学研究对象、内容一、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残疾人老年病患者儿童患者各种慢性

7、病患者三、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心理的变化属于正常人处于危险境地时的基本心理状态看问题易于走极端,往往把残疾的范围和影响扩大化,而忽视自己尚存的功能,误以为丧失了一切习惯于伤前看问题的视角,以自己的残疾与健康人比较,越比越丧失信心,有的残疾人陷入苦恼中难以自拨,以至于出现强烈的身心症状,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易于由于外表上的变化陷入自卑,忽略了自己理想、意志、学识、人格等方面宝贵的内在价值的存在。他们多数人与社会隔离,信息封闭而感到孤独康复心理学研究内容1揭示心理行为及慢性病及伤残的关系:研究心理、社会及行为音素造成残疾;研究伤病残这的心理反应及适应过程;研究如何转变心

8、理行为障碍以减少疾病并发症与伤残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