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34619
大小:1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大连理工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本科专业培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2008-2011级本科专业大类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文件,也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为了进一步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的精神,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学校决定制订2008-2011级本科专业大类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现提出以下制订原则意见。一、指导思想
2、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研究型大学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中的历史和现实的责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精英教育、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精英人才的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3、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各大类或专业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订专业大类或专业培养方案及指导性教学计划。三、基本原则稳步推进“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大类培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全面成长。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即低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高年级以面向学科门类、学科大类和学科专业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原则上一、二学年设置基础平台课程(通识教育课
4、程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按照学科大类打通培养,第三学年开始设置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专业分流培养。培养计划的制订要以体系合理、内容先进、结构简洁为引导,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验教学为重点,以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接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校本科教育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要求,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教学培养体系框架和课程平台。通过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订,全面推动本科教学建设,力争在本科教育的“一个目标(培养目标)、三个模式(培
5、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一个体系(培养体系)”上有所突破,建立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如下:(1)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科交叉培养的机制,在部分学科,打通全校各个5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本科专业培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壁垒,进一步扩大“双学位”和“主辅修”专业,逐步推出“数学+金融、物理+电子、力学+X、外语+X”,以及“X+管理、X+经济、X+哲学、X+软件”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成长空间更为广阔。在大类培养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完全学分制及弹性学制,探索“双专业”培养的试点改革
6、工作。(1)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鼓励与国外一流大学的联合办学,进行本-硕、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加大跨学科、综合型新课程设置的力度,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综合交叉和不断更新的需求。(2)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案例式教学”、“知识阶越式”等教学方式,突出知识、能力、素质训练的不断协调和深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3)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兴趣驱动和参与做事为导向、以问题
7、探索和课题研究为核心、以自主选题和自主实验为内容、以个性培养和导师指导为手段,全面构建本科生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4)建立多维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业学习(课堂、实验、实习)、创新性实践研究(创新性实验计划、竞赛、社会实践)、交流性学习(讨论、社团)、搜索性学习(图书、网络、讲座)、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校风、学风、师德)等。(5)在创新实验学院进行个性化学习试点,允许少数特别拔尖的三、四年级学生自主设计具有独特知识结构的专业课程学习计划。四、基本要求1.基本内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类别或专业名称;(2)包含专业;(3)类
8、别介绍及课程修读要求;(4)大类课程体系;(5)专业设置简介;(6)培养目标及要求;(7)主干学科;(8)课程体系及课程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