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导学稿

星星变奏曲导学稿

ID:2092665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4

星星变奏曲导学稿_第1页
星星变奏曲导学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星星变奏曲导学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目语文课题《星星变奏曲》----江河授课时间2012-8-24设计人张翠萍班级九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2、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重点)3、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学法指导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所以诗歌学习一定要多读、熟读,并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及想象能力,才能更准、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一、自主先学(一)基础通关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颤动()闪烁()朦胧()覆盖()疲倦()(二)资料助读1、变

2、奏曲: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2、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海子、于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

3、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核心。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从而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3、江河(1949—),是我国当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原名江友

4、泽,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当工人。主要作品有《纪念碑》《祖国啊,祖国》,诗集《从这里开始》,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诗歌多蕴含着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现实的思考,创作中多强调主观直觉的感受,是“朦胧诗”运动的主将。《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是他的首篇诗作,它作为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火把,发出对光明的呼唤。表现了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年轻人对历史的沉思。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二、课堂探究(一)朗读1、自由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2、默读,勾画出你不懂的地方及你欣赏的地方。(二)走进诗歌,体会情感。1、

5、请同学们听范读,说说诗的上下两节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诗人在诗中创造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象征着什么?作者借助这些意象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三)再读诗歌,品味语言。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向同学推荐你喜欢的句子,并结合具体词语说说喜欢的理由。2、深情朗诵诗歌第二节,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下面问题:1)(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三、课文小结你认为这首诗,诗人借助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两种怎样的情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塑

6、造这些意象时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四、检测巩固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4、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