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谈我国古代对低山丘陵的利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我国古代对低山丘陵的利用摘要: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在利用低山丘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从不合理的畲田到现在广泛采用的梯田,甚至提出了现在认为最合理的分层利用的立体农业,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利用低山丘陵过程中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中国古代低山丘陵可持续发展畲田梯田分层利用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特别是耕作业必然向山区进发,开始向山区要耕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发生改变,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国古代对低山丘陵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畲田 畲田是一种不设堤埂、顺坡而种的
2、坡田,是早期利用山地的方式。宋代范成大在《劳畲耕·并序》中给出了畲田的定义:“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山多硗确。地力薄则一再斫烧。” “畲田”一词多出现在唐代文献中,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畲田行》很好地描述了畲田的形成和危害: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麇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如星复如月,俱
3、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诗的大致意思是山民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 从诗中我们很容易理解畲田是放火烧山,开出来播种谷物。《太平御览》五六引《魏名臣奏》,也有“其山居林泽有火耕畲种”这样的话,这所谓“畲种”显然正是放火烧山开田。这样说来,“畲种”或“畲田”的称谓至迟在三国时期就有了。那时中原大乱,逃难的人跑到山僻之处开山造田,本也
4、是意中事。《三国志·吴志》中很多地方讲到了孙吴政权镇压山越的军事行动。古代称长江以南的土著为“越人”,所谓山越,就是中原人大量南迁,土著的越人被逼进了山区,他们要种田,自然只有在山坡上开垦,可以想象,那个时期一定是开出了不少的山田。也就是说,他们开出了大量的山田,从而在不小的程度上改变了南方广大丘陵地带和山区的景观。应该说耕种山田在当时南方农业生产中也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唐代诗人所歌咏的正是这种生产活动的继续,而且达到了畲田的鼎盛时期。 在唐代,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畲田造成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相当严重,而且使用寿命很短,一般只能种三年,
5、“历三岁,土脉竭,不可复树矣”(杜甫)。到了宋代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就开始逐渐被人们淘汰。但在少数偏远地区,到了近代还在使用。 二、梯田 梯田是在畲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山地利用方式。梯田是利用水土资源比较合理的一种山田,通过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开沟、筑埂,修筑成一层层的水平台阶,利用截短坡长、减缓坡度的方法,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说:袁州“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境内),绿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显然,这里讲的是高山梯田。建造高山梯田,“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这种做法
6、就是吸取了陂田建设中的依山地坡势筑成梯田的经验。“裁作重磴”之后,“如土石相半,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这样就将唐人那种顺坡而耕种的畲田改造成田面水平式的山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在有水源的南方,营造梯田可以跟挖塘、筑堰、垒坝结合起来,使“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宋泉州知府朱行中诗),从而巧妙地将垦山、用山跟治水、治土结合起来,创造出一条开发、利用山地的途径。 在宋以前就有梯田出现,著名的云南哈尼族梯田有1300多年的历史,到南宋时期,梯田已普遍可见。元代王祯在《农书》中不仅给出了梯田的概念,而且还最早总结了梯田的修
7、造方法。根据王祯的记载可以看出,梯田的开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土山,这种情况只需要自下而上,“裁为重磴”,即可种艺;二是“土石相半”,有土有石的山,就必须垒石包土成田;三是如果山势非常陡峭,似乎就不能按照常规去开辟梯田,则只好“耨土而种,蹑坎而耘”。不管是哪种梯田,只要有水就可以种植水稻,没有水则只能种旱地作物,如粟、麦等。 到了清代,丘陵、山地的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是辟成梯田,如安徽省《英山县志》中提到:“东西二河上游,及左右山垄之田,大都倚岩傍涧,屈曲层迭多成梯形。”另外,四川、贵州的山坡地,很多都开辟成层层的梯田。梯田逐层滞
8、留山坡的流水,使泥沙不致被冲刷,虽取代原有的森林,但不致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是增加山地农田面积,且较不损及生态的一种开山法。清代,梯田的垦辟较以往更为普遍,多少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