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

ID:55851126

大小:47.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4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1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2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3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4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5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6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7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8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9页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2011年05月10日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韩文忠闫成孝1摘要:该文对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分布规律、形成特点、基本性质、资源状况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森林土壤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应采取的措施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的途径。关键词:辽西;低山丘陵;半干旱地区;森林土壤前言森林土壤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合理利用涉及到森林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辽西低山丘陵面积占该区总土地面积2/3以上,森林土壤资源遭到多种方式的破坏是造成辽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恶

2、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亟需调控、保护。为了恢复生态平衡,控制水土流失,建国以来,辽西全区开展了长期不懈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的4.5%上升到18.5%,增加了3.1倍,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等起到一定作用。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和母质的特殊性,辽西地区的生态平衡极其脆弱,加强低山丘陵森林土壤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辽西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辽西自然概况辽西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中温带的交界处,东南近渤海湾,西北靠蒙古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区属于低山丘陵地貌,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大地构造属于华北台地的一部分,一部分为内蒙地轴

3、构造带,中南大部分地区为燕山沉褶带。燕山运动中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导致了该区岩浆岩的广泛分布。山岭岩石有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等多种岩石。根据地质作用特点和现在地表存在的物质状况,地貌大致分为石质低山,土石低山,黄土丘陵、岗地等类型。植被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主要建群种为油松、栎树、荆条。北部逐渐过渡到蒙古区系,草原植被增多,针茅、百里香是该群落的优势种。此外,还有一些长白区系成分的椴属、榛属等。目前残留少量次生林,阴坡次生林主要是蒙古柞林,其次有油松、侧柏、山杨林等;在海拔较高的深山阳坡,次生林主要为山杏林,混有黄榆、花曲柳、小叶白蜡、三裂叶绣线菊等;低山阳

4、坡次生林主要分布有荆条、锦鸡儿灌丛、山枣灌丛,并混有花木兰、细叶胡枝子等。人工林主要有油松林、沙棘林、刺槐林,山杏、大扁杏、大枣、梨、苹果等经济林。2森林土壤分布与形成特点2.1森林土壤分布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主要指分布在海拔300~1200m左右、以自然土壤为主的低山丘陵地带的林地土壤及宜林地土壤。主要植被为落叶阔叶混交林、油松林、针阔混交林及经济林等。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生物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明显,海拔700m以上为棕壤,300~700m为褐土

5、。土壤垂直带谱由上向下基本组成类型为棕壤性土——棕壤——淋溶褐土—-褐土,或褐土性土——褐土。由于微域地形导致水热状况的差异,各土壤带的上下界限有所交错。同一带内也因侵蚀度和土壤发育度的不同,自下而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地带性土、粗骨土和石质土,或互为复区。坡度的陡缓对土壤形成有很大影响,陡坡侵蚀严重,坡地上部的细土粒及可溶性物质随水流失,所以一般坡上部土层薄,质地粗,水分不足,养分缺乏,植物生长较差,多形成幼年土壤即褐土性土或棕壤性土;而坡下部,土层较厚,水分充足,养分较多,植物生长较好,形成地带性棕壤或褐土。坡向对水热条件也有一定影响,南坡比北坡蒸发大。北坡土壤水分比南坡高

6、,形成的土壤也不尽相同。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棕壤——褐土。2.2成土条件与形成特点褐土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旱森林及森林草原下的地带性土壤,年降雨量为450mm左右,一般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其成土母质多为次生碳酸盐物质,其成土过程是处于碳酸盐风化阶段的残积粘化过程以及石灰的淋溶和淀积过程。同时进行着程度不同的腐殖质积累过程。褐土区历史上松栎林和灌草植被生长茂盛,大量的落叶、枯枝残体积聚于地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土体上部积累了较多的腐殖质、氮素和灰分元素、形成较厚的腐殖层,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后因毁林、垦荒、过渡放牧,导致植被退化,使褐土的腐

7、殖化过程减弱或中断,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使褐土的腐殖质层逐渐变薄,厚度多小于20cm,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多在1~3%之间,形成了褐土腐殖质层残缺不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颜色浅的次生景观。褐土的粘粒移动性较小,土壤的粘化过程以残积粘化为主,受水热条件影响较大,粘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土体20~70cm之间,粘化层粘粒含量多在10~20%之间。土壤季节性淋溶过程明显,在土壤的风化作用中,碱金属大部分被淋失,而较难溶解的硅、铁、铝氧化物在风化壳中基本没有移动,风化壳中的标志元素是碱土金属钙,土壤溶液和土壤胶体表面为钙(镁)所饱和,土壤呈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