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11195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教师评课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评课标准“两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教材处理:教学目的具体、明确,中心突出,深浅适宜,详略得当,案例精选,讲解准确,尤其要体现“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2、教态:仪表端正,态度亲切,举止大方,从容恰当,衣着打扮得体。3、教学语言:规范、生动、直观、形象、简练,普通话标准。 4、板书:字体美观、工整、形象,书写规范,设计合理。5、教学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6、教学效果: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思维专注活跃,师生感情交流好,按时完成预期教学目的,各层次学生都有提高。 如何评课 一、从教师角
2、度评课1、评教学效率,看预定目标的达成情况。2、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知识能力、尖子生与中等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评教学态度①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大纲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教学目标定位是否科学。②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否清楚。③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案的熟练程度如何、教具是否齐全、课前表现是否慌张。④课堂表现是否严肃,是否能注意学生反馈、是否达成师生互动。4、评教学基本功①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②教学组织能力;③教授行为策略;④教学机智与表现力;⑤理论功底与知识面;⑥教师的气质表现。对于一般教师,重在教学设计的目标性、逻辑性、教学操作的规范性等。对于骨干教
3、师,重在教学过程的创新性、开拓性、教学操作的艺术性等。二、从学生角度评课1、看学生的情绪状态;2、看学生活动广度;3、看学生活动时间;4、看学生参与方式;5、看学生参与品质;6、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7、看学生的参予效果。现代课堂是一种立体参与、注重发展的课堂。应以立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评课的重要依据。 评课“五要” 听课评课是教研常规工作,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指导和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否迅速提高,与评课质量的优劣和指导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评课必须讲究质量,实事求是,切忌随心所欲,华而不实。下面就评课的五个
4、要点介绍如下,与同行商榷,以求共同提高。 一、立足要高 “高”不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而是认识的角度要高,着眼点要高。要以新的教育教学观从宏观上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二、指导要深 “深”是指评课要有深度,绝不能浮于表面,纠缠于枝节。应在熟悉教材,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并认真分析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法特点的基础上,把课看“透”。在有的放矢、深入细致的评议下,进行具体的点拨和提示,切忌走马观花,草率定论。 三、评议要准 “准”是指评课要准确得体,恰到好处。听课评课要有敏锐的眼光,既要善于捕捉教者教学上的闪光点,又要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能及
5、时思考有效的指导方法。评课应一针见血,箭箭中的。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必须开门见山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让教者晓其得失,利于完善和改进教学工作。 四、思维要活 “活”是指听课评课思路要开阔,指导要灵活。一方面,评课者要在把握教者思路的基础上相机诱导,巧妙变通,像高明的教师修改学生作文那样,善于点石成金。即使是较差的课也不宜全盘否定,强加观点,而应该结合教者的特点的教学实际灵活指导。另一方面,听课评课要看对象、分层次。要考虑到执教者的年龄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在标准和要求上因人而异,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五、指导要实 “实”
6、是指评课指导要具体实在,不能教条主义,夸夸其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材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所提的意见或教学设想要符合实际,能学得着,做得到,接受得了。通过听课评课活动,能扎扎实实地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日常教学中处理不当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公正地进行评价,肯定其长处,指出其不足,发挥评课的激励作用。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评课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出不同的感受,这对于授课者全面认识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改进方法,提高质量会大有益处的。评课要有客观性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制约。每次公开课有的
7、教师借班上课,有的教师是原班上课,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前者备学生备指导学法,不如后者掌握具体,运用自如。其次,公开课中班组的生源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学校的学生生源强弱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的思维灵活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的深广度不同。再者,公开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所授课班级原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个班级教师有教改思想观念,则教学效果好,反之教学效果不佳。因些评课中要根据生源的优劣、环境的好坏、是借班还是原班,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树立为学生而教,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行为投入为思维投入,变苦学为乐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评课要有恰当性在评课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