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07550
大小:2.33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16
《通信原理-第4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第4章信道1第4章信道4.1有线信道4.2无线信道4.3信道的数学模型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5信道中的噪声*4.6信道容量4.7小结2掌握内容:信道的数学模型。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容量。了解内容:无线信道、有线信道课程基本要求3第4章信道前言:信道: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通信设备;其功能是将信号从发送端发送到接收端;是传输电、电磁波或光信号的物理媒质。信道分类无线信道-电磁波(含光波)有线信道-电线、光纤信道中的干扰有源干扰-噪声无源干扰-传输特性不良44.1有线信道明线:平行架设在电线
2、杆上的架空线路。特点:传输损耗低,但易受天气和环境影响。54.1有线信道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图4-9双绞线导体绝缘层6同轴电缆导体金属编织网保护层实心介质图4-10同轴线4.1有线信道7光纤特点:(1)频带宽,容量大:潜在带宽可达2*10的13次Hz。(2)传输损耗低:无中继传输几百公里。(3)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抗噪声好、保密性强。(4)体积小、质量轻、易于使用;材料丰富、价格低廉。长途电话网与互联网中常用光纤作为其传输媒质。4.1有线信道8在无线信道中,信号的传输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来实现的。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受天线尺
3、寸限制(天线的尺寸不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10)。4.2无线信道94.2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10频带与电波传播4.2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114.2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1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13/524.2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1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14/524.2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14无线电视距中继信道4.2无线信道15卫星中继信道4.2无线信道16无线电广播与移动通信信道4.2无线信道174.3信道的数学模型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研究调制与解调性能时使用较方便编码信道:研究纠错编码对数字信号进行差错控
4、制的效果时较方便广义信道:从消息传输观点出发,把信道范围扩大(包含通信系统中某些环节)以后定义的信道。常用于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84.3.1调制信道模型--式中-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噪声电压。f[ei(t)]-表示信道对信号影响(变换)的某种函数关系;通常假设:这时上式变为:f[ei(t)]e0(t)ei(t)n(t)图4-13调制信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时变线性网络来模拟4.3信道的数学模型19因k(t)随t变,故信道称为时变信道。k(t)可以看做是对信号的一种干扰,因k(t)与ei(t)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特点
5、:当没有信号时,没有乘性干扰)。n(t):加性干扰(特点:无论有无信号,加性干扰都存在)。因此: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乘性干扰k(t)和加性干扰n(t)使信号的波形发生失真。4.3信道的数学模型解析:因k(t)作随机变化,故又称信道为随参信道。若k(t)变化很慢或很小,则称信道为恒参信道。204.3.2编码信道模型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使传输的数字序列发生变化,即序列中的数字发生错误。所以可以用错误概率来描述编码信道的特性。二进制编码信道简单模型P(0/0)和P(1/1)-正确转移概率P(1/0)和P(0/1)-错误转移概率P(0/0)=
6、1–P(1/0)P(1/1)=1–P(0/1)P(1/0)P(0/1)0011P(0/0)P(1/1)图4-13二进制编码信道模型发送端接收端编码信道产生错码的原因以及转移概率的大小主要由于调制信道不理想造成的。4.3信道的数学模型21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恒参信道的影响恒参信道举例:各种有线信道、卫星信道…恒参信道非时变线性网络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理想信道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群迟延-频率特性22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即:幅频特性:
7、H(ω)
8、=K0相频特性:φ(ω)=ωtd或群迟延-频率特性:由此可见
9、,理想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1)对信号在幅度上产生固定的衰减;(2)对信号在时间上产生固定的迟延。这种情况也称信号是无失真传输。23频率失真:振幅~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频率失真波形畸变码间串扰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解决办法:同上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24变参信道的影响变参信道:又称时变信道,信道参数随时间而变。变参信道举例:天波传播、地波传播…变参信道的特性:衰减随时间变化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效应: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
10、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即存在多径传播现象。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25产生多径效应的分析多径传播示意图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26多径效应分析:设发射信号为接收信号为式中-由第i条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