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

ID:20906114

大小:7.3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17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_第1页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_第2页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_第3页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_第4页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史礼仪的特征礼仪的意义礼仪的含义及本质目录第一章礼仪概述世博会礼仪小姐世博会的不文明现象案例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记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这一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今日忘带钱了,明日送来。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了他衣服不可。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账,我就不行?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

2、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擦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擦嘴,分明是居无定室,食无定餐之徒,我岂能饶你!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结论: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礼仪是你最好的名片!”一、礼仪的起源和发展1、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

3、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尊神活动升温《说文解字》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全面介绍周朝制度的《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周礼》(又名《周官》),本为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六官分别称为天官、地官

4、、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西周时期,尊老爱幼等礼仪,也已明显确立。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嘉礼婚冠之事为嘉礼4、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前221年,东周时期)孔子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舍生而取义。”荀子:“

5、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5、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796年)三纲五常:西汉时期,“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礼教成为定制。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6、礼仪的衰落时期(公

6、元1796-1911年)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例如: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在吃饭时,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

7、请安“首必四叩。”7、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1949年,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俗,剪辫子、禁缠足等,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8、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年)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2)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十年动乱使国家遭受了难以弥补

8、的严重损失,也给礼仪带来一场“浩劫”。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被当作“封资修”货色扫进垃圾堆。礼仪受到摧残,社会风气逆转。(3)礼仪复兴阶段(1977年-至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从推行文明礼貌用语到积极树立行业新风,从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到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