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

ID:20902840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_第1页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_第2页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_第3页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_第4页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气象局长解读气候异常缘由  今年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气候异常多变、自然灾害不断,损失巨大。自然灾害为何频发?如何有效防御?7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就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记者:来自北京市气象台的消息表明,截至30日,北京7月降雨天数达27天,创近5年之最,比近30年同期平均降雨天数多了近一倍。这成为今年各地天气的一个普遍现象。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的气候现象?  秦大河: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干旱面积偏小外,暴雨、雷电、台风、沙尘暴、低温冻害、雪灾

2、、酸雨均偏重。截至目前,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泥石流等衍生灾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由于持续干旱少雨,5月下旬东北林区发生多起特大森林火灾,持续时间长,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不到半月时间我国接连两次遭受强台风袭击,其中“碧利斯”引发洪涝灾害造成612人死亡、208人失踪:“格美”又使得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湖南出现暴雨洪涝、山洪和山地灾害。  记者:今年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重的年份吗?  秦大河:虽然今年我国遭受的自然灾害比常年同期偏重,但并不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年份。截至目前,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虽然是自1997年以来最为严重的,

3、但1996年的台风损失和死亡人数都比今年严重得多。此外,暴雨洪涝影响的范围与造成的损失,也远比1998年要小。  记者:从世界范围看是不是只有我国今年的气候变化异常?  秦大河:不是这样。我国气候异常,只不过是全球气候异常的一部分。  记者:气候异常,自然可能成灾。今年我国自然灾害是不是较多、偏重?  秦大河:是的。今年我国自然灾害较多、较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例如暴雨、大暴雨出现的频率增加。台风强度增强、登陆台风的破坏性增强、移动路径异常,加之与其他天气系统配合,容易导致南方一些地区强降雨,引发严重的洪涝和滑坡、泥石流

4、等灾害;二是今年冬春季和初夏气候系统的异常,冬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偏高,使得东亚季风活动加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强,增加了向我国大陆输送的水汽,同时诱导台风频繁发生,并增加了登陆和西行的几率。  记者:自然灾害是否有规律可循?  秦大河: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我们就能够不断揭示自然变化的规律,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如果不依靠科学力量,而寄希望于迷信和巫术或者伪科学,人类只能愈受其害。只有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探索其发生规律,才能够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记者: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自然既不能束手无措被动退让,也

5、不能盲然出击增加成本,那么,如何才是科学应对呢?  秦大河:我认为,应当坚持三个原则,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  其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虽然台风、暴雨、地震、火山等的强度、频次并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但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小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及社会制度相关的防灾减灾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都充分表明,无论是进行历史比较还是横向比较,经济越发展,综合国力越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综合实力就越强,重特大自然灾害的人员伤亡程度就越轻。  就我国而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加大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预报预测、防灾减灾措施

6、等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交通、通信、电力基础设施特别是与减灾密切相关的海防、堤坝、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以有效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  记者:那第二个原则呢?  秦大河:那就是必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事实证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重了自然灾害。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化石能源燃烧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上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

7、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规律,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要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  记者:其中,科技水平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吧?毕竟,极端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等许多方面的难题还是世界性的,需要求解。  秦大河:是的,第三个原则就是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研究、监测、预报、预警水平。用不断发展的科学认识自然,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防灾减灾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