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学讲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学讲座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心内科魏陵博博士饮食养生概念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目的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饮食养生的作用扁鹊曾经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强壮身体预防疾病防病益寿举例芝麻、桑椹、枸杞子、龙眼肉、胡桃、蜂皇浆、山药、人乳、牛奶、甲鱼等,都含有抗衰老物质成分,都有一定
2、的抗衰延寿作用。大蒜能杀菌和抑制病毒,故可防治呼吸道感染和肠道传染病等。生山楂、红茶、燕麦能够降低血脂,故可预防动脉硬化。薏苡粥、苦瓜、芦笋、马齿苋等有防癌抗癌作用。饮食调养的原则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顾护脾胃〞,三因制宜。因时因人而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配膳营养。三要知饮食禁忌。食谱花样多一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谷、肉、果、莱、食养尽之〞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
3、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调配饮食合理点·谨和五味食物的〝味〞,即是指食物的主要味道,仍概括为〝五味〞,甘味食物
4、具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如蜂蜜、饴糖、桂圆肉、米面食品等。食物最多咸味食物具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蜇、龟肉等。酸(涩)味食物具有敛汗、涩精、止泻、缩小便的作用,如乌梅、山楂、石榴、柿子等。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降气等作用,如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淡味,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如西瓜、冬瓜、茯苓、黄花菜、薏苡米等。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如橘、柑、佛手、芫荽、香椿、茴
5、香等食物,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调配饮食合理点·寒热适度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寒凉性质食物多属于阴性,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温热性质食物属于阳性,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热勿灼唇,冷勿冰齿〞调配饮食合理点·荤素搭配每日一袋鲜牛奶每餐二两面或米,控制此量因人而异。每日需三份高蛋白:一两瘦肉半两豆,二两豆腐鸡鸭鱼,还有一个大鸡蛋,吃得过多反无益四: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少吃多餐,七
6、八分饱。五:500克菜,八两蔬菜二两水果,蔬菜水果四比一。六:6克盐,七:7杯水。调配饮食合理点·辨证施膳《饮膳正要》一书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体胖之人,多有痰湿,故饮食宜清淡,而肥甘油腻则不宜多食;体瘦之人,多阴虚内热,故在饮食上宜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而辛辣燥烈之品则不宜多食定时定量节制点·定时定时: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则消化功能健旺。对于老人、儿童及体弱有病之人应该少量多样,少食多餐,控制总量《老老恒
7、言》说得好:〝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定时定量节制点·定量中国有句俗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其实不仅是儿童,对于我们任何人都是如此,饭吃八分饱,没病活到老。早饭宜好:胃肠经一夜时间,业已空虚,及时进食,则体内营养可得到补充,精力方可充沛。所谓早饭宜好,是指早餐的质量,营养价值宜高一些,精一些,便于机体吸收,提供充足的能量。尤以稀、干搭配进食为佳,不仅摄取了营养,也感觉舒适。午饭宜饱:中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白天能量消耗较大,应当及时得到补充。所以,午饭
8、要吃饱,所谓〝饱〞是指要保证一定的饮食量。当然,不宜过饱,过饱则胃肠负担过重,也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晚饭要少:晚上接近睡眠,活动量小,故不宜多食。如进食过饱,易使饮食停滞,增加胃肠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睡眠。所以,晚饭进食要少一些。也不可食后即睡,宜小有活动之后入寝。戒烟限酒清淡点吸烟不仅引发肺癌,还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造成心肌梗塞、中风,所以一定要戒烟《本草纲目》指出:〝酒少饮则和血行气,痛饮则伤神耗血。〞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