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ID:2089944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1页
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2页
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武永林  新中国过渡时期,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过渡。  建国伊始,我国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主要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占有很大比例。在稳定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中涉及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起我国实行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和政府领导人

2、民在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集中表现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  新中国过渡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市场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过渡。  建国之初市场经济体制占据支配地位。农民可以将剩余农产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手工业者、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在取得稳定物价斗争的阶段性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具体包括: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货物调度;

3、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样就使中央掌握了国家的主要收入、资金和重要物资,由此初步建立起“统收统支”体制。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深入进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空前加强,到1956年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完全建立起来了。  这种经济体制的特征是: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片面发展重工业;行政干预和指令性生产;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其积极作用在于: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可以对资源进行集中使用和统一调度,对恢复发展经济和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产品结构单一;高度集中

4、管理,制约了企业和地方积极性的发挥;过分强调速度和积累,使广大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内改革的伟大决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重大转变。国家积极摸索公有制的其他实现形式,允许三资企业发展,积极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并将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首先是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铺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正式确立了建

5、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此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调整。  农村改革主要跨出了两大步,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为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改革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企业活力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家对企业由高度集中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为主,鼓励和引导企业面向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6、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