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9645
大小:49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模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选择题1.(201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解析】A本题考查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2、的有关知识点。根据教材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材料正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本题选A项。2.(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12月考试)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解析】C考查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
3、动的了解。《时务报》、《国闻报》、《民报》分别为维新派、革命派宣传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刊物,选择C项。《民报》创办于20世纪、《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君主立宪思想,对封建思想未彻底批判,排除ABD三项。3.(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11/11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解
4、析】C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从公民概念阐释看,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就是“公民”取代了“臣民”,“民主”取代了“君主”。C项因果颠倒。【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11·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考试)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见右图)。其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解析】B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5、和民生主义。于是“三民主义”就成了《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表明了排满思想。5.(2011·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考试)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确立了“联俄”政策【解析】B本题考察孙中山思想。注意题干时间“1918年”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体现了世界的影响作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他接受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建立苏维埃政府的思想,这两项都不符合孙中山的主要思想。1923年1月
6、《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是孙中山选择联俄政策的标志。6、(2011·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1/11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B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纲领,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资产阶级土地所有,故③说法不正确。7.(2011·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7、》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我们都要当官”说明对政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并不清楚
8、。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8.(2011·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