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8124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21、一夜的工作(新授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1、一夜的工作(新授课) 21、一夜的工作(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②21、一夜的工作(新授课) 21、一夜的工作(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从周总理一夜工作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
2、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总理工作照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2.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
3、二、引导自读,感悟“一夜” 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2.初读了课文,你对周总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a默读课文,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你深受感动,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b有感情地读一读划住的句子,在旁边标住自己的感受。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阅读课文。如:善于抓住文中印象深的场景、人物或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善于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探究阅读,感悟“每夜”
4、 1.周总理这样简朴的生活、劳苦的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从文中找依据。 2.阅读课后“资料袋” 3.补充阅读 周总理身患重病后,仍然每天坚持工作二十多小时。经常是一个会还没结束,另一个会又等着他参加。有一段时间,由于过度劳累,总理的嗓子哑了,医务人员只好在总理去开会前,用药水给他喷喷嗓子。周总理干起工作来,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只好带上点干粮,请总理在途中的汽车上吃;有时这个会刚开完又去参加另一个会,来不及吃饭,工作人员只好用开水泡几块饼干,递给总理,在开会时喝下去,算是吃饭了。 4.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三十年后的今天,读着课
5、文,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周总理伏案工作的身影。他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1976年1月,当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时,举国上下,一片悲哀。联合国也降下半旗悼念这位世界伟人。) 四、指导实践,延伸课外 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伟人之初──周恩来》、《共和国风云录》。 2.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板书 教学反思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
6、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在小组里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
7、,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发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