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肿瘤课件

耳部肿瘤课件

ID:20874997

大小:1.25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10-17

耳部肿瘤课件_第1页
耳部肿瘤课件_第2页
耳部肿瘤课件_第3页
耳部肿瘤课件_第4页
耳部肿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部肿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部肿瘤张湘民外耳良性肿瘤一、外耳道乳头状瘤好发于男性。反复挖耳损伤,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易复发,有恶变趋势。临床表现:早期挖耳时易出血。当肿瘤充满外耳道时有耳塞感或听力病退。外耳道见肿物,多发或单发、带蒂或无蒂、大小不等棕褐色桑椹样,触之较硬。血供差时可部分自行脱落。治疗激光治疗在局部麻醉下用CO2激光、YAG激光或者半导体激光气化肿瘤。(注意不得损伤鼓膜及中耳结构)冷冻治疗液氮冷冻具有切除肿瘤,创伤小的优点。手术治疗切除的范围应包括肿瘤边缘正常皮肤1mm以上,切除肿瘤所在部位的骨膜,可用电刀切除并止血,防止肿瘤

2、的复发。二、耳廓和外耳道血管瘤临床表现主要位于耳廓,少见于耳道,可分为:毛细血管瘤:系毛细血管网组成,扁平,色如红葡萄酒,或似蜘蛛痣状,皮温高。海绵状血管瘤:是含血内皮腔隆起肿物,毛细血管排列紊乱。又名草莓瘤,表面呈结节状,微红或紫红色,有搏动。蔓状血管瘤:使耳廓变形增大,局部温度高,有搏动,可延及头皮,可伴有较大的动静脉畸形。耳廓血管瘤血管瘤DSA造影治疗冷冻液氮冷冻对表浅的血管瘤有较好效果。放射常用同位素局部放射治疗。激光可用CO2激光、YAG激光或者半导体激光治疗。局部注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

3、素等)。可等待肿瘤缩小后再做冷冻治疗。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的血管瘤,局部切除并植皮。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手术应慎重,宜先行DSA血管造影并酌情作栓塞。三、耳廓和外耳道囊肿临床表现皮脂腺囊肿很常见,好发在耳垂背面,乳突上表皮肤或耳道软骨后下方。耳前囊肿(或瘘管)属先天性,表现为耳轮前方皮肤的瘘口。瘘口堵塞可形成囊肿。腮裂囊肿与耳前瘘管的鉴别主要是除了耳轮脚前有瘘口外,常常在外耳道、耳后、颈部有第二瘘口,瘘口阻塞也可出现囊性变。治疗原则感染期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四、耵聍腺瘤临床表现耵聍腺瘤好发于外耳道软骨部后

4、下部的耵聍腺分部区,常见的为腺瘤和混合瘤。耳部检查见外耳道后下方局限性的隆起,约为黄豆大小,表面皮肤正常,无压痛,质韧。X线检查外耳道骨质无破坏。治疗应作手术彻底摘除,防止复发恶变。五、外耳道骨瘤临床表现外耳道骨瘤早期无症状,但肿瘤体积增大时可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检查可见外耳道骨壁有灰白色珠状肿物,质硬,蒂常较小。治疗无明显症状者可暂时不予处理,嘱患者忌挖耳。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宜采用耳内镜微创手术。外耳道恶性肿瘤以低度恶生的囊性腺样癌常见,腺癌和恶性耵聍腺瘤均少见。耵聍腺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反复挖耳等刺激

5、情况下,耵聍腺瘤容易恶变。耵聍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外耳道少量出血或者挖耳易出血。有时耳部有疼痛。 发病缓慢,常在发病数年后才有症状。极易复发,复发率达到40%-70%。治疗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色素痣和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色素痣常出现在外耳道,为半圆形隆起的黑褐色新生物,表面为丘疹状,质软,早期无症状。恶性黑色素瘤多为色素痣在长期机械性刺激(如长期挖耳)下形成。出现破溃或疼痛,肿块可迅速增大,局部溃烂渗血。治疗应手术彻底切除。术前不宜活检,防止加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耳癌中耳癌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

6、瘤的1.5%。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40-60岁为好发年龄。性别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病因与慢性中耳炎症有关,约80%的病人有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临床表现耳道无痛性出血或慢性化中耳炎有血性分泌物外耳道或者中耳腔新生物,易出血。耳部疼痛早期疼痛不明显。中晚期可出现明显耳痛,夜间为主,耳部刺痛或跳痛,可向耳后及咽部放射。同侧周围性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听力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张口困难,眩晕诊断影像学检查CT:表现为中耳腔或者乳突有不规则的软组织病灶,中耳乳突有不规则的大面积的骨质破坏,边缘不

7、整。MRI:中耳癌的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相仿,其信号与脑组织近似。病理检查中耳腔肉芽或者外耳道肉芽取活检以明确诊断。中耳癌临床分期UICC对于中耳癌并无明确的分期标准。目前临床采用的是STELL制定的初步方案:T1:肿瘤局限于中耳乳突腔,无骨质破坏。T2:肿瘤破坏中耳乳突腔骨质,出现面神经管破坏,但病变未超出颞骨范围。T3:肿瘤突破颞骨范围,侵犯周围结构,如硬脑膜、腮腺、颞颌关节等。TX:无法进行分期。治疗原则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晚期患者则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手术治

8、疗乳突切除术; 颞骨次全切除术; 颞骨全切除术。 放射治疗鼓室体瘤病因病理鼓室体瘤是局限于鼓室内起源于鼓室舌咽神经鼓室支及迷走神经耳支的化学感受器瘤,早期主要在鼓室内生长。临床表现及诊断波动性耳鸣。 耳闷感,有轻度传导性耳聋。 透过鼓膜可见鼓岬表面红色肿块。 影像学检查治疗手术摘除。 耳道入路 开放面神经鼓索三角的后鼓室入路 开放式乳突切除入路医患沟通技巧绵阳市第三人民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