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68128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建设创新型人才、企业家培养与积聚工程研究(宋鹏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合芜蚌实验区建设中创新型人才、企业家培养与积聚工程的研究(科技管理班,合肥市人事局,宋鹏程)背景资料: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了合肥、芜湖、蚌埠市要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提高、四个翻番”,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全省自主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早日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0月省政府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人才培训基地在中国科技大学挂牌,首
2、期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高级科技管理人才、企业高管人才培训班开班。合肥市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试点市,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科研成果、人才数量、质量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社会创业创新激情氛围较弱,人才的引进缺乏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结合紧密度较松散,实用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同时还存在“孔雀东南飞”现象,高层次人才外流严重。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GDP等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占有较大份额,与全省其它地市相比较,“龙头带动”作用明显,与芜湖、马鞍山等发展较快城市比较优势不大,但与发达地区,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
3、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基本数据GDP(单位亿元):地区2007年2008年2009年前3季度苏州579666985510无锡3805435535506南京320735723069常州195322021775合肥133416641392芜湖580749610蚌埠410486374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战略,重在“自主创新”“产业创新”,落脚点是综合配套、制度改革,关键是创新型人才、企业家的培养与积聚。省会合肥市应该在合芜蚌实验区建设、安徽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温家宝总理指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要
4、有好的制度;2、要有正确的培养方法;3、要有大批的优秀教师队伍;4、要有活跃的学术氛围。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中心工作”来培养和积聚创新型人才、企业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合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各种创新要素加速积聚、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体制环境不断优化,现代产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要素市场体系、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
5、理体制基本形成,打造全国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上述中心工作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用事业凝聚人才,用良好环境感召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6,积极营造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打破传统的为了管理抓人才的思路。积极试点,敢于突破,先行先试,从制度设计、创新服务、营造环境等关键环节入手,深化、细化服务的内容,拿出实打实的支持措施,努力破除制约人才成长的
6、制度性、体制性障碍,激发创新活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能力。在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重点提升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专业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在优先发展领域从事应用技术研发工作的专业人才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科学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培养和使用相联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分类管理为基础,能力业绩为导向,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以实现人才价值为导向,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导向,完善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拟定各项
7、政策措施,形成“人才洼地”效应。加大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建设创新人才集聚工程为载体,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积聚。支持创新创业型人才向科研和生产一线转移,通过市场配置、行政调配、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发挥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领军和带动作用,促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成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人才工作服务组,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事人才服务。二、创新培养和积聚创新型人才、企业家的工作机制。围绕能源、交通运输、信息、现代服务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结合合肥市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着力培养能够掌握核心知识、关键技术
8、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金融领域投融资专业人才。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配套、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