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58405
大小:7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7
《孔子晚年心志蠡测——并为《莫春篇》作一新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晚年心志蠡测——并为《莫春篇》作一新解摘要:孔子晚年的心志如何,的确多费猜疑。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当今留下的史料作恰当的选取与解读而已。本文以《论语》为基准,通过《易传》与《春秋》来了解孔子晚年的思想。对《论语》里自古以来号称难解的《莫春篇》作出新的了解,显豁孔子晚年密契天道的意境,指出这正是孔子志存拨乱,推阐易道,作《春秋》运诸三世之苦心。后世实在不宜再忽视或过度怀疑《孟子·滕文公下》、《史记·孔子世家》及新近出土帛书《易传·要篇》等史料具有呈显孔子晚年思想实况的价值性。关键词:论语;易传;春秋;天道;易道M
2、ysuperficialvieultaneouslyextendinganneaintainsthatthecruxofthematterishoaterialsavailabletounderstanditerelatedcontentintheAnalectsofConfuciusasthecriterion,thispaperattemptstoanalyzeConfucius'thoughtathisoldagebyinterpretingtherelatedpartsinYizhuanandtheSpringand
3、AutumnAnnals.MeanedtobedifficulttobeunderstoodintheAnalects,tostressConfucius'conceptionofcloselyunitingnAnnals.ItisreallynotadvisableforthedecedentstoneglectoroversuspectthevalueofthehistoricalmaterialssuchasMencius·DukesoPlainText>KeynAnnals;theDaoofheaven;princi
4、plesinYi 一、前言孔子思想的全面实况如何,至今仍然是值得再三探讨的问题。事实上,孔子过世后,战国末年便出现过八派“自谓真孔”的儒者,“取舍相反不同”。难怪韩非要质疑:到底哪一派所说的才是孔子的真实思想?(《韩非子·学篇》指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子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仲良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这个问题到了汉代依然存在,同样在尊经尊孔的前提下,今文家
5、视孔子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托古改制的素王,而古文家视孔子为史学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先师[1]。因此,到底哪一家的看法是对的?以上的质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抽离了具体情境,要求一个固定的答案所引起的。其实以上的各家各派都道出了孔子思想的某些面向。清末廖平就注意到孔子思想发展的时间性,因而有少壮与晚年的区分[2],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自崔东壁的《洙泗考信录》、顾颉刚的《古史辨》以来,有个疑古、考古的传统,他们对《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等进行考辨,说“《世家》本身却是一部最不忠实的孔子传”[3],而且也怀疑孔子
6、与《周易》、《春秋》的关系,有的干脆就说“孔子不赞《周易》”(主张十翼全不为孔子人数特多,自宋以来,其代表者有宋赵汝楳、清崔述、廖平、康有为,及现代钱玄同、顾颉刚、钱穆、冯友兰、李镜池、郭沫若、高亨、张岱年、戴琏璋等人。),孔子不曾整理、笔削、著作过《春秋》[4]。其实随着近廿几年来古文献资料的出土与研究[5][6],对以上的论断形成挑战,因此就有重新检讨的必要。依多年来对孔学研究的结果,愈来愈觉得孔子与《周易》、《春秋》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说《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并非那么地不忠实,至少对孔子晚年赞《易》、作《春秋》的说
7、法,基本上还是可信的。孔子六十八岁自卫返鲁以后,已不寄望在现实政治上有所发展,因而全心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将一生思想的精华寄寓于《易传》与《春秋》之中。本此以通《论语》,反而触发并领略其中诸多新义,自信对孔子晚年的心志有了更深的理解,谨作此文,以就教诸同道。二、孔子之“志”《论语》里“志”出现十七次,其含义是与“行”相对[7]。“行”指“行动、实践”,而“志”指“存心、志向”,亦即“心”之所“志”。不管是志或行都环绕于某一目标上面,那么其目标是什么呢?依文本有四则最为显著:“志于学”(2.4)、“志于仁”(4.4)、“
8、志于道”(4.9,7.6)。“学”指“学习”,但是学习些什么呢?若从文本中“学文”(1.6)、“学诗”“学礼”(16.13)、“学《易》”(7.17)、“学道”(17.4)诸项观之,“文”指周代之文化内容,就孔子所习所教者而言,便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