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47402
大小:527.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16
《运用好例子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好“例子”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毛冬梅2012年3月“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关于“例子”就是把一篇篇课文看作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一个载体。比如,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就让学生通过学习如何读懂一篇篇课文,从而形成阅读能力;要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就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的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从而形成写作能力。对教材使用存在的弊病之一:“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教课文”这种理念指导下,就会把着力点放在: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这句话,这个词写了什么内容,含义是什么
2、。“用课文教”这种理念指导下,就会把着力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从中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听、说)“文以载道”语文教材的特点使之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其它学科教学根本的教学任务不容易搞偏。语文学科教学经常出现“荒了自家的园,耕了别人的田”。阅读教学存在突出问题之一:忽视了对文章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学习。缺乏这样的意识——把课文当成例子,让学生从这个例子学习如何写好文章。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歌德这句话用来阐释阅读
3、教学中的三个方面再贴切不过。(1)写什么?(2)为什么写?(3)怎么写?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二:“内容人人看得见”,(写什么?即文章的内容)对学生很容易读懂的,却花很多的教学时间在上面。“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为什么写?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只要用心揣摩就可以理解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学中用力用时最多。“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怎么写?即文章的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对于最难点的方面,教学中却不予关注,或关注不够。阅读教学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的解读难。即教师本身在备课时,自己就发现
4、不了课文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之处。(印证了“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二是教学设计难。哪怕是看到了课文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之处,但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即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精妙之处。如何发现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精妙之处?(备课)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的:“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精妙之处,而且都可以从读中去发现。”举例:《圆明园的毁灭》该篇课
5、文的主要表达特点之一: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运用了很多四字词语。如,第三自然段,句式对仗工整,富有节奏美,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表现力。通过几个句式相似的句子的反复运用,强化了表达效果,把圆明园建筑的美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
6、幻想的境界里。又如,第五自然段第2句,句式上三个分句,也是句式整齐。第一个分句写能拿走的情况,第二个分句写拿不动的情况,第三分句写运不走的情况。三个并列的分句,把所有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了,更能揭露侵略者的贪婪本性,也更能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动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该篇课文的主要表达特点之二: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这样的布局谋篇很值得学习。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浓墨重彩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的辉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向往、自豪之情;作者笔锋一
7、转,写圆明园惨遭毁灭,读者的痛惜、愤怒之情也就更强烈。美好的事物一旦被毁,更让人觉得惋惜。这样的布局谋篇,起到很好的反衬作用,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叶圣陶的“来回说”——“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围绕着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个回合,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走过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第二个回合,再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来回。二、选择教学内容及安排设计思路:“来的路”安排在第一课时。“回的路”安排在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品味学习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上。第一课时1、学习生字新词。(识字)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8、理解能力、概括能力)3、了解文章脉络。(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4、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