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31806
大小:2.96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8-10-16
《小儿眼保健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眼保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廖珠根一、小儿视觉发育二、小儿视力异常三、小儿沙眼防治一、小儿视觉发育新生儿:刚出生时的正常新生儿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对光反应较敏感;新生儿在安静、清醒状态下能短暂注视和小度跟踪缓慢移动的物体或光点;1~2个月:婴儿视线可跟踪物体移动90度,最佳注视距离是20~30厘米。3~4个月:婴儿可跟随物体移动180度,头眼协调较好;颜色视觉发育已较好,喜欢看颜色鲜艳的物体,对某些颜色偏爱,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5~6个月:婴儿目光可跟随垂直方向移动物体90度,能对近
2、的和远的目标有好的视焦距调节能力。6个月时双眼能较好的协调运动。7~9个月:能看到小物体,已有较好的手眼协调动作。10~12个月:视力大约为0.2。2岁:两眼调节作用好,视力约为0.5;3岁:两眼辐辏功能发育已较好,视力为0.6~0.8;4岁:视力为0.8~1.0;5岁:视深度感觉已充分发育,视力达1.0。能区别各种颜色。二、小儿视力异常各种屈光不正和眼病,如远视、近视、斜视和弱视等均可造成小儿视力异常。(一)远视远视是眼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折射后所聚成的焦点位于视网膜的后面,而在视网
3、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远视分度:+3D以下的远视称为轻度远视;+3D~+6D为中度远视;+6D以上为高度远视。婴幼儿屈光度约2.00~3.00D,为生理性远视,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而逐渐低,到6岁时变为正视。1、诊断要点(1)症状与体征①视力差:轻度远视,小儿调节能力强,远、近视力均正常;中、重度远视则远、近视力均差;②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眼胀痛、头痛等;③内斜视:部分小儿可出现内斜视;④眼底改变:视乳头和视网膜血管表现为偏小。(2)视力检查:远、近视力检查;(3)眼部常规检查和眼底检查:以排除
4、屈光间质(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和眼底疾病;(4)屈光检查:扩瞳检影验光。2、治疗(1)轻度远视,视力好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如出现视力异常,视疲劳症状或斜视,即使轻度远视也应散瞳验光、配镜、早期矫正。(2)有症状的中、高度远视则需要散瞳验光、配戴凸透镜矫正。配镜原则:要求最好的视力,最高的镜片度数。(3)每半年至一年应重新扩瞳检影验光,及时更换镜片度数,以适应儿童远视的正视化趋势。3、预防并发症(1)弱视:大部分弱视是由远视引起,应早期发现,正确有效地矫正。(2)斜视:中、高度远视容易引起斜视,早期
5、检查与治疗可避免斜视。(3)定期检查视力,及时矫正出现的异常;(4)注意用眼卫生,减轻调节紧张和过度辐辏。(5)提供平衡膳食,保证合理营养。(二)近视近视是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折射后所聚成的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前,看远时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弥散环而视物不清。近视分度:-3D以下的近视为轻度近视;-3D~6D为中度近视,-6D以上为高度近视。1、原因: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综合作用所致;(1)遗传因素:双亲均为高度近视家庭,子代患高度近视者几乎为100%,双亲一方有高度近视者
6、,子代患高度近视者57.5%;(2)环境因素:①过多近距离的注视,不注意用眼卫生;②低亮度色光,特别是蓝光可引起高度近视;③视觉图象:眼睛的视觉功能需经常受到视觉图像的刺激才可维持正常。④饮食与营养:蛋白质缺乏、过量吃糖可导致近视;⑤小儿体质差,早产儿、营养不良小儿易患近视。2、分类与特点(1)病理性近视,主要特点:发病年龄早,近视度数高,近视呈进行性发展,视力矫正不良,易发现并发症(视网膜脱离等),遗传因素明显。(2)生理性近视,主要特点:发病年龄偏晚,一般为中、低度,到成年后屈光度可稳定下来,不再
7、发展,视力矫正可正常,一般不出现并发症,遗传因素不明显。(3)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主要特点:近视度低,视力波动,注意用眼卫生后视力可恢复正常,用松弛睫状肌的药物和理疗可使近视消失。3、诊断要点(1)症状与体征①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看远常眯眼视物;②眼疲劳:眼胀痛、头痛、恶心等;③外斜视:部分人可出现外斜视;④眼底改变:近视弧斑、豹纹状网膜等;⑤眼球突出,玻璃体混浊或液化。(2)远、近视力检查:根据远、近视力结果初步分析判断;(3)眼部常规检查与眼底检查;(4)屈光检查:扩瞳检影验光,确定屈光度
8、数。4、矫正:需要鉴别真、假性近视(1)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近视眼镜,采取放松、缓解睫状肌痉挛的方法即可。(2)真性近视:配戴凹透眼镜,是目前有效而主要的矫正方法,配戴原则:使用最低度数镜片,获得最佳视力。儿童近视不宜用手术矫正。5、预防:(1)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视物、阅读、看电视、玩电脑等;(2)照明光线要足够,但也不能刺眼;(3)多进行户外活动,体格锻炼;(4)注意合理营养;(5)眼保健操,晶体操;(6)定期检查视力,每3~6月检查一次。(三)斜视斜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