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1987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学生思想的自觉时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新时期学生思想工作的困惑与探索——4学生思想的自觉时代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不可截然分割的过程,又是一个可呈现出年龄阶段特征的过程。——导言关键字:自觉时代敏感性逆反质疑性心情的释放感恩的心弱项与缺点强项与优点实在的讲,不管哪一个时期的学生,他们都有和老师和谐进取的愿望,只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在对待教师的观点上冲淡了对学上的再次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对他们思想的极大尊重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也就像韩军老师说的那样,中国的教育处于“伪圣化”阶段。(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唯一的“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模式,箝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
2、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专制色彩的、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然而,当今的社会,思想极度的开放,使得这一代学生对社会、人情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对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以好奇的目光注视,并以大胆的行动予以施行,展现了他们思想的多异性,是一个思想自觉时代。同时,他们往往也是新问题的制造者。作为当今社会的教师要对他们的每一个举动进行深刻的了解和启发。下面的话,仅仅只是我
3、在教育岗位上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在思想及行动上的一点看法和想法。首先,他们面对教师、父母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天下先”。现在的学生都在力争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自由的自己,他们有思想、有看法并且能够面对着教师、父母讲出来做出来他们在课堂上很自由的和老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上问题:例如:“教师,您早上吃早饭了吗?”“您是大学生,还是老师?”“我叫您叔叔吗,行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显得自由、自如而不紧张,问的那样的坦然而有情感,他们已经将老师在传统的不食人间烟火拉入了这个活生生的课堂。现在的课堂,实质就是生活课堂的一个缩影,要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活的精神
4、,而不应该是打击、压抑,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他们需要与老师的交流,他们更好奇老师的背后,然而,八十年代的学生,他们仅仅只是知道课堂上的老师,学校中的老师,对于老师的其余部分,根本不会多问,原因便简单明了了许多——不敢问、不敢说、更不敢做。这两个时代的强烈反差可以说是学生思想不断开放、不断解码的过程,是他们对自己认识和看法的一步步真实的印证。下面是我和学生的一段交流笔录:(课间时期)学生:“老师,您去过大森林吗?”我笑着说:“老师不敢去,当然,也没有去过,嘻——”学生:“哈——44——新时期学生思想工作的困惑与探索——4,老师,我去过,和我爸爸,
5、回来后我还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走进大森林’。”学生:“老师,您吃过麦当劳吗?”我:(摇摇头,笑了一下……)学生:(高兴的跳起来)高喊:“老师没有吃过麦当劳。”(以上材料来自于我大三兼职时学生与我的对白。)那个时段的那个学生,让我处于矛盾之中,高兴之余又有些无奈。他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面对老师能够充分的显示出它的天真,能够回归自我我感到很高兴,完全的消除了传统的学生对老师的惊悸和害怕,他的那份自然、那份妥贴,是我意料之外的。他展示了他的自由,并认为和老师也可以交流。进而大胆了起来。陈安福主编的《中学心理学》中讲到: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
6、,不可截然分割的过程,又是一个可呈现出年龄阶段特征的过程。当今的学生充分的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并且用直白的语言,大胆的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显示了这个年龄段的活泼、天真的特点。就这一点,我想指出的是:学生即使再要求释放自己的年龄特质,但还需要老师正确语言、行动的扶持和引导。其次,在敢的前提下,他们的思想有着丰富的逆反质疑性。“好奇心是人的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现在的学生,思维紧紧的跟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往往随提出的问题,令成年人是无法想到的。然而,他们的质疑性往往又多多少少伴随有逆反的心态。例如:在一节语文课堂上,我提
7、出了,谁能够就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下概括,好多学生都在举手,于是我就叫了一个同学让他回答,他却站起来对我说:“我会这个问题,但是,我不想回答。”我就紧接着问:“问什么?”“我就是知道,但是,我不说。为什么要说?”他们的问题,我们往往是很难回答的,并且当时是无法接受的。他们的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语气显示了强烈的逆反心态。再次,当今的学生是敏感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其实,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知识的传授仅仅是一种识记的过程,而学生最大的潜力应该是这个学生的敏感性的培养。这一点,我认为相当重要。当一个老师对某一个学生稍微注意一下,这个学生,再接下来的教学和课间会
8、非常的注意这个老师的一言一行,并且很在乎这个老师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即使是一个很细微的眼神,他都会细细的揣摩。并且以种种现象表现出来。有一次,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