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ID:20790115

大小:3.24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0-16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_第1页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_第2页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_第3页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_第4页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O657单位代码:10110学号:S1508076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硕士研究生赵丽芬指导教师焦晨旭学科专业化学2018年5月26日图书分类号O657密级非密UDC硕士学位论文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赵丽芬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焦晨旭(副教授)申请学位级别理学硕士专业名称分析化学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04月02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05月26日学位授予日期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论文评阅人曹青(教授)谢鲜梅(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谢鲜梅(教授)2018年

2、5月26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③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

3、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中北大学学位论文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摘要氨三乙酸作为螯合剂,配位原子多,分子量小,对许多金属离子都展示出了良好的络合能力。与其他螯合剂相比,其价格便宜,生物降解性能好。乙炔黑、碳纳米管作为新型碳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导电性能好,是电极修饰材料的首要选择。本文分别以氨三乙酸、乙炔黑、氨三乙酸/碳纳米管、氨三乙酸/乙炔黑为修饰剂,采用直接混合法制备化学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铅、汞、镉和钴的响应。主要内容如下:

4、(1)制备了氨三乙酸(NTA)修饰碳糊电极,经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在裸碳电极和NTA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b2+在NTA修饰电极上有显著的氧化还原峰。推测了电极反应的机理,优化了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随着Pb2+浓度的增大在1.0×10-7~9.0×10-6mol/L范围内线性增加,检出限为1.83×10-8mol/L。电极稳定性重现性良好,采用标准加入法成功地检测了模拟水样当中的痕量Pb2+。(2)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Hg2+在裸碳电极和乙炔黑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Hg2+在乙炔黑修饰碳糊电极上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优

5、化了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在3.0×10-7~2.4×10-5mol/L范围内线性增加,检出限为2.30×10-8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成功地检测了模拟水样当中的痕量Hg2+。(3)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氨三乙酸(NTA)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对Cd2+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底液为pH=7.5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扫描速度为140mV/s,扫描范围为0.8~-0.2V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时,电极对Cd2+的响应性能最好。在最佳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随着Cd2+浓度的增大在1.0×10-7~1.0×10-4mo

6、l/L范围内线性增加,检出限为3.70×10-8mol/L。电极稳定性重现性良好,采用标准加入法中北大学学位论文成功地检测了模拟水样当中的痕量Cd2+。(4)制备了乙炔黑/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o2+在裸碳电极、NTA修饰碳糊电极和NTA/乙炔黑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Co2+在NTA/乙炔黑修饰碳糊电极上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优化了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在2.0×10-7~2.8×10-5mol/L范围内线性增加,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4.30×10-8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成功地检测了模拟

7、水样当中的痕量Co2+。关键词:氨三乙酸,乙炔黑,碳纳米管,重金属离子,循环伏安法中北大学学位论文PreparationofNitrilotriaceticAcidCompositesModifiedCarbonPasteElectrodeandStudyofItsDeterminationofHeavyMetalIonsAbstractAsachelatingagent,nitriotriaceticacidhasalargenumberofcoordinationatomsandsm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