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

ID:2078315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_第1页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_第2页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_第3页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_第4页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理]解题的常见思维缺陷  具体表现在:对问题的性质、特点没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不是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求解问题,而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凭直觉经验武断下结论。如:  例1轮船在静水中行速为v.若它在A、B两码头间行驶,已知A、B间距为s,水流方向从A到B,流速为v′,试求船在A、B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错解顺水时船的行速为v1=v+v′,逆水时船的行速为v2=v-v′。一来一回,速度得失相等,恰好抵消。故轮船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在静水中行驶的时间相等,即t=2s/v。  分析轮船一来一回,速度的增与减数值相等,但时间的减与增数值并不相等。计算可得实际时间应是  t′=

2、>t  例2如图2-8-1,烧杯及试管内均盛有水,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问试管内的水能否沸腾?  错解管内水能达到沸点,故能沸腾。  分析液体沸腾不但要达到沸点,而且在沸点仍要吸热,本题中试管内的水虽能达到沸点,但在沸点时由于管内外无温差,无法从管外吸收汽化热,故不能沸腾。  又如,有些同学不是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而是凭想象认为:图2-8-2中,当物体静止时,T=G,当物体向上运动时,T>G,当物体向下运动时,T<G。  再如,对图2-8-3均匀扇形薄铁板,有些同学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就认为:当加热后,角度α将增大。  主要表现有:观察事物片面,描述物理现象不完整;对

3、于解题相关的多个因素,只抓住其中的若干因素,而丢掉其他因素;对问题的几个解没有全面考虑,造成答案的残缺不全,等等。如:  例3如图2-8-4,长为5米的平板车在水平地面上以恒定的速度v=1米/秒向右运动。若在车的正中央相对于小车平板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球从抛出到落回在车上时所经历的时间为2秒,问小球将落回到小车上的什么位置?  错解小球竖直向上运动,而小车水平向右运动,2秒钟内,小车向右移动距离为  s=vt=1米/秒×2秒=2米<米  由此可知,球将落在离抛出点为2米的左边。  分析上述解答只考虑到小球相对于小车竖直向上运动,而没有考虑到由于惯性,小球在水平方向仍将保持

4、与车相等的速度运动。全面地考虑这两个运动,即知小球将落回到原抛出点。  例4在一个杯子里装着半杯水,水面上浮着一木块,若在杯子里再加入若干浓盐水,则木块所受的浮力将如何变化?  错解1因为F浮=ρ液gV排,加入盐水后,ρ液增大,故F浮也增大。  错解2因为F浮=ρ液gV排,加入盐水后,木块将稍向上浮起,即V排减小,故F浮也减小。  分析上述两种解答都是片面的。实际上,当加入盐水后,ρ液增大,而V排减小。这两个变化都会对F浮造成影响。因为木块处于漂浮态,故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浮=G木。  例5已知光线从右上方沿与水平面成60°角的方向射来,要使这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方向

5、,平面镜应如何摆放?  错解只能如图2-8-5放置。  分析图2-8-5的解答本身并无错误。但本问题实际有两个解。上述解答漏掉了如图2-8-6的解。  主要表现在:把瞬息万变的事物看成僵化不变的东西;没有注意条件的变化,滥用已有结论;用不变量去代替变量,等等。如:  例6质量为千克、温度为25℃的水吸收8千卡热量后,温度能升高多少摄氏度?  错解因为Q=cmΔt。所以  Δt==80℃  分析上述解答没有考虑水的状态的变化,实际上,水温升高75℃时,水将沸腾,水温也就不再升高。  例7“220V15W”的电灯泡接到200伏的电路上,实际功率多大?  错解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6、I==安,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IU=安×200伏=瓦。  分析上述解答中I=3/44安是在220伏的电压下通过灯泡的电流,当电路电压为200伏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将会变小。正确解答是:  灯泡灯丝电阻为  R===欧,  实际功率为  P实==瓦=瓦  例8如图2-8-7所示的电路,当可变电阻R的阻值增大时,通过R的电流将如何变化?  错解根据欧姆定律,当R增大时,流过R的电流I将减小  分析上述解答所用的公式及所得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分析过程却存在错误。错误在于将公式I=中的U看成一成不变。实际上,电阻R两端的电压U是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的。正确解答是:  当可变电阻R增大时

7、,R和R′的并联总电阻也增大了,于是引起电路总电流I总的减小。而由于加在R′上的电压增大,使得流过R′的电流I′增大。由I总=I′+I,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I也就减小了。  有些同学对物理公式只满足于记住它的形式,而对公式包含的深刻内容了解甚少。主要表现在:不明确公式中各量的意义;不明确公式中各量的对应关系;不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如:  例9一物体在前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米/秒。则它在前20秒内通过的路程  ①等于20米②大于20米③小于20米④不能确定  错解选①。因为s=vt=1米/秒×20秒=20米  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