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成瘾

警惕网络成瘾

ID:2077996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警惕网络成瘾_第1页
警惕网络成瘾_第2页
警惕网络成瘾_第3页
警惕网络成瘾_第4页
资源描述:

《警惕网络成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警惕网络成瘾警惕网络成瘾  “据研究发现,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其乐无穷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  “起初,伊凡。戈德堡和他的同事开玩笑地称这种行为为网络成瘾,但后来由于这样的病人实在是太多了,人们就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网络成瘾这样一种病症。无论怎么称呼这种现象,事实是确实有人因为上网时间过长而患各种心理障碍。”  ——摘自《网络成瘾的形成、表现及机制

2、的探讨》  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成瘾阶段,新用户往往采用完全沉浸于其中的方式,来使自己适应新的环境;第二阶段是觉醒阶段,用户开始减少互联网的使用;第三阶段是平衡阶段,此时用户进入了正常的互联网使用状态。  那些被互联网“俘获”的人主要是不能顺利度过第一阶段,需要他人帮助进入第三阶段。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性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3、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于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经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国外学者Grohol认为,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成瘾阶段,新用户往往采用完全沉浸于其中的方式,来使自己适应新的环境;第二阶段是觉醒阶段,用户开始减少互联网的使用;第三阶段是平衡阶段,此时用户进入了正常的互联网使用状态。  Groho

4、l认为,那些被互联网“俘获”的人主要是不能顺利度过第一阶段,需要他人帮助进入第三阶段。而对于一个已经度过第一阶段并进入第三阶段的网络“老手”,也仍然有可能出现滥用,例如他想寻找更有吸引力的聊天室、新闻组或Web站点等。  然而,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等,而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对化学物质的依赖。  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专家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

5、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作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许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  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也无法确定网络过度使用是一种新的成瘾症状,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表征,或者是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导致网络使用过度。  不论学术界如何争论,在现实中,网民因沉溺于网络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事实,屡见不鲜。在前人的各种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真正重度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很小,未达到成瘾程度而对网络有依赖行为的网民人数比例却比较

6、大。这些人介于正常状态和网络成瘾之间,让我们暂且称之为“网络依赖”,它在学生中比较常见。  网络依赖并不等同于网络成瘾,网络依赖者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成瘾症状,只是精神上对网络的依赖。网络依赖的人可以正常生活,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高于网络成瘾者,但互联网对于网络依赖者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使生活便捷的工具”这个层面,网络依赖者同网络成瘾者一样,都将互联网视为寻求解脱和刺激的工具。当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时候,网络依赖者倾向于退回到网络上寻找慰藉。网络依赖在网民中所占比重较大,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网络依赖者

7、还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成瘾者。所以,对于网络依赖群体我们不能忽视。  在校园里,网络依赖的群体比例较大,这是由学校的外部环境及网络使用者的内在因素综合决定的。在校学生上网条件便利,无需花费过多,课业需求也引导学生将网络视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校园生活简单,容易促使学生将学习和娱乐的重心转移到网络。另外,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求知欲强烈,好奇心重,理想高远但心理承受力差,容易有挫折感。当学业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活不顺利时,学生常会利用网络作为发泄、放松或逃避的方式。而越沉溺在网络上

8、,实际遇到的困难越无法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沉溺者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重,最终发展为网络成瘾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