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

ID:2077994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_第1页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_第2页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_第3页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_第4页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高考政治常识“原则”问题试题选析(一)  在高三《政治常识》教学中,有很多“原则”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区分和掌握,这些“原则”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往往是高考的出题点。近年的高考题,就涉及了《政治常识》的九个“原则”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第25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的政体

2、类型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会制的一种形式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议会制的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其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属于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以AB正确。C项说法错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项说法错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行使权力主体、组织活动原则等方面有本质不同。  第16题:  2002年2月,在纪念江泽民对台湾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

3、钱其琛发表讲话说,求和平、求发展,是台湾民意的主流。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这表明  ①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③“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的战略决策  ④“一国两制”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个中国原则”的地位和“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不难看出①②③④都是正

4、确选项,答案选D.  第24-25题: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第四次修改。回答24—25题。  24.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有利于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施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公民权利的界定和保障  ④依法治国原则的贯彻落实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5.宪法的上述修正进一步体现的精神是 

5、 A.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B.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权利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促进  评析:本题通过修宪主要考查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公民的权利。24题题干强调国家通过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①项不体现题干的要求,排除。②③④项正确且反映题干,故选题根据题干直接选出B项,其他选项均与题干无关。  简答题: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

6、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要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评析:本题是一道纯基础题,主要考查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找到完整答案。答案略。  第4l题第问:  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地方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l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

7、顺利进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怎样坚持“依法治国”的。  评析:本题以三峡移民为背景,说明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顺利完成了三峡移民工作。通过认真分析得出,材料中体现了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内容,然后利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规范表述即可。答案:①依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不定项选择题:  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权利和

8、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  评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公民依法履行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公民享有的权利,有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放弃的,如财产的继承权等,故B项说法错误。“公民”这个概念范围很广,如年龄不同,权利和义务也是不同的,是否依法被剥夺某种权利的公民的权利也是不一样的,C项错误。A项体现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