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

ID:20771821

大小:2.81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6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_第1页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_第2页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_第3页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_第4页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源性猝死预防保健主讲安徽中医药大学唐巍教授内容概述: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猝死的识别及目击者的急救措施猝死的预防一.概念猝死分为心脏性猝死(SCD)及非心脏性猝死两大类。心脏性猝死约占70%-90%,主要原因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二、流行病学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发生率8/10万-12/10万(北京市男10.5/10万,女3.6/10万)。男女之比4.5:1;年龄高峰:35-70岁;高发季节:1、5、11月份;时间:凌晨至午间(夜间12时至凌晨4时)。2.常见诱因:常见的引起猝死的一些诱因包括:病毒感染感冒、精神过度紧张、过度悲伤、过度疲劳、不合理

2、的用药(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大量吸烟、过量饮酒、熬夜、过于激烈的运动等。要想完全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很困难,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量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识别判断:无呼吸、意识丧失、对刺激无任何反应→重呼轻拍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EMS):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五、猝死的识别及目击者的急救措施猝死生存率很低,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复律治疗。非常提倡第一时间、第一地方、第一人进行人工的心肺复苏,非常非常关键,越早成功率越高,越晚成功率就越低。只要在心脏骤停后的4-6分内进行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术,

3、部分病例可完全复苏。患者意识丧失时皮肤的颜色、呼吸运动,同时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非医务人员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脏骤停的判断。1.识别心脏骤停:患者仰头后,急救者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中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搏动。1.识别心脏骤停:猝死的诊断: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心音无、大动脉搏动无;心跳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2.现场急救:保持镇静,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不要随

4、意搬动患者,最好让患者平卧,并判断患者的意识。心肺复苏按压位置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心肺复苏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至少100次/分★2010(新):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六、SCD的预防(一)定期体检识别出高危人群。20岁以上者最

5、好每2到3年做一次心脏病检查30到45岁人群每年一次,45岁以上人群每年两次。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尤其是在劳累、运动后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脏彩超多排螺旋CT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肾功检测。已经明确冠心病者,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一)定期体检识别出高危人群。(二)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体重、戒烟限酒、精神紧张(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膳食、营养均衡:2.减少钠盐摄入,高血压病人每人每日盐量逐步降至小于6克。限制腌制、卤制、泡制的食品(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适量运动:4控制体重:BMI<24,腰围:

6、男性<90cm,女性<85cm.超过标准体重20%,其心脏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1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18.5-24.9正常;大于25超重;大于28肥胖)。向心性肥胖(腰臀比,男大于1,女大于0.85)。5.戒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6.限酒:男性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女性减半。过量饮酒易患高血压。酒精摄入量(g)=饮酒量(ml)*度数%*0.8(男<30g/日,女<20g/日)(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7.心理平衡: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过分紧张焦虑、重度抑郁、A型性格、以及吸烟、酗酒和持久高

7、负荷的心理压力,极易促发斑块形成和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心理因素对SCD的促发作用,绝不亚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谢谢观看祝大家身体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