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

ID:20757755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_第1页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_第2页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_第3页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_第4页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关键词:实践表达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创造参与条件,注重学法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创造条件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参与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做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演一演,做一做,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事先准备好等底等高的透明的空心圆锥形杯和圆柱形杯各一个,让学生用圆锥形杯装满有颜色的水倒入圆柱体杯内,三次正好装满,并再让学生将圆柱体杯

2、装满水,分三次将圆柱体内的水倒入圆锥体杯内,让学生观察到正好可以装满3个圆锥体杯,这样反复操作演示,从而得出: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形体积的三倍,即为:V锥=1/3SH。又如在教学“圆面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学具进行操作演示,将一个圆若干等分后,拼割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我要学生说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圆的什么?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的什么?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同原来圆的面积相比较,有什么关系?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周长同原来圆的周长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相差多少?然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

3、面积。这样,让学生的手脑并用,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记忆能力。二、注重准确归纳分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动手操作,还是归纳分析,无论是计算题,还是应用题,我都做到让学生把演示过程、概念法则、运算顺序,解题思路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把感知上升为理性。如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说出制作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体的侧面剪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再让学生

4、说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又如在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我要学生说出“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何联系与区别;在学习了“化简比”后,我又要求学生说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这样通过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既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了参与教学过程的条件。三、注重知识激趣引思,营造热烈课堂气氛在教学时,我注重在知识的关键、转折等处,激趣引思,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姿态。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农场在腾格里沙漠进行种植实验,情况如下:(1)、沙棘种植25棵,成活23棵。(

5、2)、胡杨种植20棵,成活18棵。(3)、白杨种植50棵,成活41棵。请问,哪种树成活的棵数占种植棵数的分率高?此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认真动脑思考,积极寻求正确答案,这样就能很快地引入“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提供和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民主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必然为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乐于发表见解。例如在教学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我出示了下面一题:“手机通常的话费标准是:每月基本月租费25元,每分钟接听或打出的通话费都是元。计费方式是:每月话费总额=基本月租费+通话

6、费。1、四月份,李叔叔手机接听80分钟,打出120分钟,这个月李叔叔要付出多少元的话费?请展示出你的计算。2、五月份,李叔叔一共付出手机话费93元,这个月李叔叔通话多少分钟?请展示出你的计算。3、现在通讯公司推出几项优惠方式,让大家选用。(1)、按照通常的话费标准计算,总话费给予优惠20%。(2)、基本月租费36元,打出每分钟元,接听每分钟yLo(3)、免收基本月租费,打出和接听每分钟都是元。如果李叔叔的手机每月接听和打出电话各在100分钟左右,请你为李叔叔选择一项最省钱的优惠方式。并展示出必要的计算。”我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但解答了问

7、题,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五、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会学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的趋势,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让他们“会学”。如在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人从甲地出发,越过一座山到乙地去,整个路程共27千米,且都是上坡路和下坡路,共用了7小时,又知道他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千米,照这样计算,他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要用几小时?”这题一般解法为:设从甲地去乙地时上山的时间为X小时,则得方程:3X+(7-X)X=27整理得:3XH•—=27解得:X=3即上山去时上山时间为3小时

8、,下山时间则为:7—3—4(小时)。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