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主导传媒现象-第1

公关主导传媒现象-第1

ID:20754991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公关主导传媒现象-第1_第1页
公关主导传媒现象-第1_第2页
公关主导传媒现象-第1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关主导传媒现象-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关主导传媒现象

2、第1 香港的传媒生态,恐怕世上独一无二。从商业层面看,本地媒体市场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其中最自由开放的一个,也最具竞争性;生意上创意无穷,亦是全彩色报刊的先驱者。但是,商业上的自由,并未带来真正的新闻自由。极度的商业化导致读者和观众缺乏真正的选择,内容缺乏多元化,小众口味利益不被关注。正如李欧梵教授所言,本地媒介为“最低贱的共通点”服务,缺乏公共性(见《传媒透视》二零零二年二月刊)。采访报导新闻道德每况愈下,部份大报甚至催生黄色、赌波风气,渲染自杀、暴力,令人痛心。在这个扭曲的传媒生态下,近年兴起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3、——公关主导的新闻。公关和传媒从来是互动的,两者在社会上各自发挥重要沟通功能,只要取得平衡,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本地媒体的剧烈商业竞争,加上一些值得商榷的公关手法,似乎已令媒体生态失却平衡。公关与传媒应有的平衡公共关系有其重要社会功能。美国公关研究及教育基金会对此作以下的定义:“公共关系一种独特的管理功能,可协助建立及维持一个机构与其大众间的相互传播、了解、接受,与合作的管道……并以研究工作,及健全与合乎道德的传播技能作为其主要工具。”政府、营利或非营利机构、政治或公众人物运用公关策略,可以更有效地向公众传递讯息,既能增加透明度

4、和公众知情权,又有利与公众建立长远和谐关系。透过媒体向公众“销售”正面讯息和形象,当然是其中主要策略。公关人想“Sell”的,新闻媒体不一定要“Buy”,更不一定要被利用。拥有第四权的新闻从业员,在报导或评论时候,绝对有权以新闻专业角度和新闻道德价值判断应否报导、如何报导。理论上,公关和传媒良性的互动,两者的平衡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沟通和谐,以及增强监察当权者和大机构的表现。相反,公关和传媒互动恶性的另一极端,就是贪污,以贿赂传媒手段制造新闻舆论,这种情况今天在内地颇为常见;又或用其它手段公器私用,令新闻传媒变成某人某机构的宣传机器,有

5、目的地引导民意。公关手法层出不穷今天的香港传媒生态,贪污情况相信不严重,却距离良性互动越来越远。近年,由娱乐、财经,以至政治新闻编采方面的公关和传媒互动,都有点过头。娱乐界一向有制造新闻的传统,可以说是运用公关技巧的先行者,娱乐记者也乐于奉陪。最近更有娱乐集团进军畅销周刊,关系千丝万缕。然而,娱乐新闻的编采,主要涉及个别业界利益,公关和传媒互动失去平衡,所牵涉的公共利益层面也是局限的。商界和政界新闻的公共性就重要多了。一方面,政府、政党和大机构眼中的本地传媒非常可怕,一则负面的头条足以鼓动全港民意去批评反对某人某事。因此,政府和大机

6、构越来越注重公关,花更多的资源和精神,公关手段更层出不穷。约近十年,公关专业在香港发展很快,不单成为很多年轻人希望投身的行业,更是许多记者传媒人转职的热门之选。无论机构内的幕后公关大员或是公关顾问,甚至一些高官和和大机构掌舵人本身就是公关圣手。他们都充份掌握香港传媒的运作,了解本地记者写故事的“交货”压力,知道他们想要怎么样的标题去吸引读者。财团更充份利用他们作为广告商的优势。现在,大财团大机构向个别传媒高层吹风的风气越来越盛,饭局也多;以独家消息诱之,不能说是贿赂吧,但界限变得模糊了。为了维持关系,为了广告不受影响,传媒写故事时总

7、以较正面友善的角度出发。这种独家“放料”手法比新闻发布会或公告所有传媒的演示文稿会,更加能先发制人,更加有效影响财经新闻报导的角度。而投资者,尤其是小投资者,往往就是只靠分析报纸传媒消息决定投资。政府运用民意策略向个别传媒独家“放料”或独家访问这招数,政府已用了很久。回归前后,最大的改变是“放风”的传媒对象不同,从亲殖民地政府报纸转到亲中央亲特区政府传媒。五年来,特区政府的政治公关发展非常迅速。在资源方面,特首和高官的新闻秘书,人数增加,级别升格。从前港督的新闻统筹秘书是D4D5,现在是D8。从前一位D2新闻秘书协助两位司长,现在是

8、两位新闻秘书。高官问责制后,每一位局长都有自己的新闻秘书。不单是专责公关的官员多了,其实,每一个政策局工作的公务员都在响应传媒上花很多时间。继立法局之后,传媒已经成为特区官员最花资源精神应付的对手。政府近年的公关手法也层出不穷。首先,政府比以往更多以不透露名字方式向传媒吹风,有时候放料的官员甚至是最高层决策人。这很可能是放气球刺探民意的手法。本地传媒一般都应其要求,以“接近政府高层消息”方式报导。这种不透露名字处理手法,在美国等地,传媒只会在特殊情况,尤其是需要保护消息才会用。但香港的前线记者,却感到是没有选择之下协助放气球。传媒爱

9、震撼性消息和煽动性言论。争取民意支持人大释法时候,便拋出“一百六十八万”人合资格拥有居港权,这个不能证实的数字,提出针对新移民言论。这种近乎制造公敌以争取民意支持政策的手法,反复用于控制综援支出和最近公务员薪酬等问题;可见这民意策略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