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tm的波段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波段介绍 1.TM10.45-0.52um,蓝波段对水体穿透强,该波段位于水体衰减系数最小,散射最弱的部位(0.45—0.55um),对水体的穿透力最大,可获得更多水下信息,用于判断水深,浅海水下地形,水体浑浊度,沿岸水,地表水等;能够反射浅水水下特征,区分土壤和植被、编制森林类型图、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分析土地利用。对叶绿素与叶色素反映敏感,有助于判别水深及水中叶绿素分布以及水中是否有水华等。 2.TM20.52-0.60um,绿波段对植物的绿反射敏感该波段位于健康绿色植物的绿色反射率(0.54—-0.55um)附近;对健康茂盛植物的反射敏感,主要观测植被在绿波
2、段中的反射峰值,这一波段位于叶绿素的两个吸收带之间,利用这一波段增强鉴别植被的能力对绿的穿透力强,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按绿峰反射评价植物的生活状况,区分林型,树种,植被类型和评估作物长势对水体有一定的穿透力,可反映水下特征,水体浑浊度,水下地形,沙洲,沿岸沙地等。.可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3.TM30.62-0.69um,红波段对水中悬浮泥沙反映敏感。该波段位于含沙浓度不同的水体辐射峰值(0.58—-0.68um)附近,对水中悬浮泥沙反映敏感。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能增强植被覆盖与无植被覆盖之间的反差,亦能增强同类植被的反差,反映不同植物叶绿素吸收,植物健康状况,用于区分植物种类
3、与植物覆盖率,测量植物绿色素吸收率,并以此进行植物分类;此外其信息量大,广泛用于对裸露地表,植被,岩性,地层,构造,地貌等为可见光最佳波段;可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4.TM40.76-0.96UM近红外波段,对绿色植物类别差异最敏感,为植物通用波段,用于牧师调查,作物长势测量,处于水体强吸收区,水体轮廓清晰,用于勾勒水体,绘制水体边界、探测水中生物的含量和土壤湿度;区分土壤湿度及寻找地下水,识别与水有关的地质构造,地貌,土壤,岩石类型等均有利。测量生物量和作物长势,区分植被类型,用来增强土壤-农作物与陆地-水域之间的反差。 5.TM51.55-1.75UM,中红外波段,该波段位于水的吸
4、收带(1.4—-1.9um)之间,受两个吸收带的影响,反映植物和土壤水分含量敏感。探测植物含水量和土壤湿度,区别雪和云:适合庄稼缺水现象的探测作物长势分析,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用长势的能力. 6.TM61.04-1.25UM热红外波段,测常温的热辐射差异。根据辐射响应,可进行植物胁迫分析,土壤湿度研究,农业与森林区分,水体,岩石等地表特征识别。可以根据辐射响应的差别,区分农林覆盖长势,差别表层湿度,水体岩石,以及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热特征,进行热制图.7.TM72.08-3.35UM,中红外波段,为地质学家追加波段,处于水的强吸收带,水体呈黑色,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的热蚀度,探
5、测与交代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位于水的吸收带,受两个吸收带控制。对植物水分敏感。波段名称波长范围地面分辨率地面分辨率、主要应用领域10.45~0.52μm蓝绿色30m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能力,能够反射浅水水下特征,区分土壤和植被、编制森林类型图、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分析土地利用。20.52~0.60μm绿色30m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区分植被类型和评估作物长势,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主要观测植被在绿波段中的反射峰值,这一波段位于叶绿素的两个吸收带之间,利用这一波段增强鉴别植被的能力。30.63~0.69μm红色30m测量植物绿色素吸收率,并以此进行植物分类,可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6、位于叶绿素的吸收区,能增强植被覆盖与无植被覆盖之间的反差,亦能增强同类植被的反差40.76~0.90μm近红外30m测量生物量和作物长势,区分植被类型,绘制水体边界、探测水中生物的含量和土壤湿度;要用来增强土壤-农作物与陆地-水域之间的反差。51.55~1.75μm30m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和土壤湿度,区别雪和云:适合庄稼缺水现象的探测和作物长势分析。610.4~12.5μm热红外60m用于热强度、测定分析,探测地表物质自身热辐射,用于热分布制图,岩石识别和地质探矿72.08~2.35μm短波红外30m探测高温辐射源,如监测森林火灾、火山活动等,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岩系判别。8(全段)0.5
7、2~0.90μm全色15m组合波段介绍:321:真彩色合成,即3、2、1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色,则获得自然彩色合成图像,图像的色彩与原地区或景物的实际色彩一致,适合于非遥感应用专业人员使用。432:标准假彩色合成,即4、3、2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色,获得图像植被成红色,由于突出表现了植被的特征,应用十分的广泛,而被称为标准假彩色。举例:卫星遥感图像示蓝藻暴发情况我们先看一看蓝藻爆发时遥感监测机理。蓝藻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