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45277
大小:6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5
《传统农业区家庭农场建设对策研究——以南阳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农业区家庭农场建设对策研究——以南阳为例摘要: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崭新体制,由于概念不够明确清晰,兴起时间短,其规划建设过程必然会遇见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农村金融融资问题、政府支持力度、家庭农场主的知识技能水平低下等等。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区(以南阳为例)的农业发展遇到不少问题,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所以就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总结归纳,并提出几点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建议。关键词: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建设机制;对策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的新的耕种方式,是中国传统
2、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有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国外的各种类型家庭农场的兴办经验和中国部分地区的试验都证明:家庭农场是可行的。1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与背景1.1家庭农场的内涵及特征我国的家庭农场是指在土地产权公有的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集聚为纽带,主要靠农场主及其家庭其他成员生产经营(必要时雇佣少量雇工)的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小农户区别开来。其规模下限是保障农户生活消费的最低规模,规模上限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生产能力所决定的最大经营规模。二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
3、,和工商资本农场的雇工农业区别开来。我们知道农业是一种依赖丰富经验和需要高度责任感的活动,为自己劳动的农业和为他人劳动的农业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三是具有稳定性,和兼业农民和各种承包的短期行为区别开来。稳定性是农业生产特点所要求的,是农业经验与技术积累和农地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条件。家庭农场涉及规划、计划、财产、品牌建设、农场继承等一系列问题,稳定性是必然要求。四是要进行工商注册。家庭农场作为农业企业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小农户和某些流动的承包大户,注册为家庭农场,便于识别和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1.2家庭农场的背景首先,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多种形
4、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右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随后,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目前我国的一些先行试点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且,2014年3月14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写入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因此,建设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匕经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2家庭农场产生的意义2.1传统农业区(以南阳为例)农业面临的问题以南阳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区的农业实践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压力,像作物品种一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原则,逐步产生和发展出适应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农业实践方式,并被一代代承传不去,历经数百年上千年而长盛不衰。按此推理中国的农业实践方式应当有非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比如农具的使用、保墒的耕耘方法、绿肥种植、有机肥使用等。尽管传统农业实践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掘的潜力,但传统农业实践的经验有很多局限性。传统农业是一种技术状态和资源要素水平长期内大致保持稳定不变的农业状态,经过世
6、代适应,各种生产要素己达到最佳配合,但由于其物质和能量的低层次循环,其内部发展的潜力有限;由于其生产工具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力、畜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是其主要生产资源,新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从而造成了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的双重低下。2.1.1劳动力流失严重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城乡差跑扩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也在拉大,农民生活所需的费用等等普遍升高,许多青壮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少量或者不再种地,留守在农村的大多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男女以及正处于上学受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游离在农业生产之外,给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进行农业生产经
7、营的劳动力流失严重。2.1.2生态恶化,对传统农业造成较大影响我国由于土地分户承包,户均面积少而零散,农户自身缺乏吸纳现代科技的内在动力,从而不具备采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条件,同时也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增加了难度,严秉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农民增收困难重重。虽然就某一吋期来说,小规模农户通过劳动密集型经营也能实现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其缺乏技术进步机制,将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人U增长过快,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