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

ID:20740856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1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2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3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4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课前导入  所谓新闻简单说就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它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新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体裁,看电视或者报纸都会遇到它。新闻报道的样式很多,有消息、通讯、特写等。本文两篇新闻就属于特写,新闻特写主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通过学习本课两篇新闻,加深对新闻这种文体的理解。学习目标  1、了解历史背景,了解新闻这种文体。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理性思维方式,增强

2、民族自豪感。知识汇总  1、背景资料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英国。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被迫签定《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驻华公使宾纳乐和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专条”,英国以租借为名,取得了新界,为期99年。至此香港就完全被英国占领。  1997年7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有着特别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向

3、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2)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津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要焚

4、尸10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停泊( )退役( )雏菊( )窒息( )祷告( )仪式( )  纳粹( )撰写( )废墟( )噩梦( )水艇( )倒( )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瞩目】注目  【易帜】改换旗子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凝重】端庄,庄重。  【冉冉升起】慢慢升起。  【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

5、子。  【隐秘】隐蔽不显露。  4、多音字   ┍zǎi一年半载;记在书报上:登载  载┥   ┕zài用交通工具装:装载;充满:怨声载道;乃,于是:载歌载舞   ┍qiāo 没有声音:静悄悄  悄┥   ┕qiǎo (1)忧愁:悄怆  (2)寂静无声:悄然无声内容分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1997年7月1日,在香港飘扬了150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历经156年5个月零4天,香

6、港终于回来了!!!内容概述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外联部主任周树春和记者杨国强等写的一篇通讯。这篇通讯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香港回归。它详细的描述了中英双方在港举行的交接仪式,视角独特,观察敏锐,立意新颖。此文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关于通讯  通讯也是报刊常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  一般来说,通讯和消息之间没有很严格的界限,新闻界把消息比作“电报”,把通讯比作“书信”,有一定道理。 事实表达方式篇幅时效

7、性新闻概括性叙述简洁、明快较短强通讯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有作者的议论较长比新闻稍弱有关资料  司徒雷登:建国前曾任美国驻华大使。  “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轮的名称,以大英帝国的国号命名。在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的末代使命后也即将退役。问题思考  1、关于标题  这篇通讯的标题很有特点。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时,毛泽东主席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与英国原名“大不列颠”同

8、音),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别了”以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吻,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一段历史的结束和一个崭新的开始。旧题新用,这个标题。揭示了事件的主要内容,新颖别致,意味深长。  标题采用倒装句式,将“别了”放在句首,有突出、强调的意味。强调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突出了香港从此以后脱离异国,回归祖国的主题。  2、关于导语  看电头后面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概括地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