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

ID:13400697

大小:5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2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1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2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3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4页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新闻知识,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诵读、探究法,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幻灯片、视频(香港回归纪录片)一、新课导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家国情怀”都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主线。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据了解,在有关香

2、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二、课文讲解(一)复习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3.消息的特点: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短:消息要求短。③快:时效性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

3、引人入胜。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消息的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

4、深思,给人启迪。(二)感悟:播放香港回归视频(三)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明确:文章虽短,但文中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时候的降旗很平常,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

5、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

6、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诵读、探究法,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

7、的感情倾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时数】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刚刚学完《别了,“不列颠尼亚”》,它在选材方面特别新颖,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当时的美国也引起极大轰动,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