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

ID:2073760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_第1页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_第2页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_第3页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  高压验电器结构: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璃瓶内,上部是一金属板(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穿过橡皮塞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  高压验电器结构: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璃瓶内,上部是一金属板(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穿过橡皮塞。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不动。当已知物体带电时,若要识别它所带电荷的种类

2、.只要先把这带电体与金属球接触一下,使金箔张开。然后,再用已知的带足够多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更大,则表示该带电体的电荷为正的;反之,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或先闭合而后张开,则表示带电体的电荷是负的。  高压验电笔的使用方法带电体再增加同种电荷时,电荷的量值增大;带电体再增加异种电荷时,电荷的量值减小。因此,人们通常将正、负电荷分别表示为正值和负值。例如。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接触,它们所带正、负电荷之代数和为零,表现为对外的电效应相互抵消,宛如不带电一样。这时,它们呈电中性。

3、这种现象叫做放电或电中和。  以上事实意味着,高压验电笔带电体再增加同种电荷时,电荷的量值增大;带电体再增加异种电荷时,电荷的量值减小。因此,人们通常将正、负电荷分别表示为正值和负值。例如。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接触,它们所带正、负电荷之代数和为零,表现为对外的电效应相互抵消,宛如不带电一样。这时,它们呈电中性。这种现象叫做放电或电中和。但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性力,随物质的不同而有强弱。如果有若干个中性的原子或分子,由于外来原因,失去一个或若干个电子,则这些原子或分子内全

4、部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多于全部电子所带的负电荷,于是,它们获得了正电荷而成为正离子;反之,如果有若干个中性的原子或分子从外界获得了一个或若干个电子,则这些原子或分子内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于是,它们获得了负电荷而成为负离子。上述这些现象称为电离。在这两种电离情况下,对整个物体来说,都呈现带电状态。可以这么说,所有电磁现象都是电子的得失或运动而引起的,亦即,电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高压验电器是用来检查高压线路和电力设备是否带电的工具,是变电所常用的最基本的安全用具。高压验电器一般以辉光作为指示信号。新式高压验电器

5、,也有靠音响或语言作为指示的。高压验电器由金属工作触头、小氖泡、电容器、手柄等组成。验电器是保证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随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工作理念不断深入贯彻落实。我局结合本单位实际对验电制订了更严格更详细的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局验电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1、投入使用的高压验电器必须是经电气试验合格的验电器,高压验电器必须定期试验,确保其性能良好。  2、使用高压验电器必须穿戴高压绝缘手套、绝缘鞋,并有专人监护。  3、在使用验电器之

6、前,应首先检验验电器是否良好,有效外,还应在电压等级相适应的带电设备上检验报警正确,方能到需要接地的设备上验电,禁止使用电压等级不对应的验电器进行验电,以免现场测验时得出错误的判断。  4、验电时必须精神集中,不能做与验电无关的事,如接打手机等,以免错验或漏验。  5、对线路的验电应逐相进行,对联络用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或其他检修设备验电时,应在其进出线两侧各相分别验电。  6、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7、在电容器组上验电,应待其放电完毕后再进行。  8、验

7、电时让验电器顶端的金属工作触头逐渐靠近带电部分,至氖泡发光或发也音响报警信号为止,不可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验电器不应受邻近带电体的影响,以至发出错误的信号。  9、验电时如果需要使用梯子时,应使用绝缘材料的牢固梯子,并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禁止使用金属材料梯。  10、验电完备后,应立即进行接地操作,验电后回故中断未及时进行接地,若需要继续操作必须重新验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