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生智慧

老子人生智慧

ID:20736183

大小:6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5

上传者:U-4550
老子人生智慧_第1页
老子人生智慧_第2页
老子人生智慧_第3页
老子人生智慧_第4页
老子人生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人生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老子的人生智慧东北大学张雷老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老子以异于常人的智慧目光探究生命底蕴,洞悉繁杂人生。老子的箴言妙语所蕴涵的精妙智慧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历久弥新。老子的人生智慧课程共分五讲,围绕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知足常乐”、“见微知著”等进行重点讲解,展示老子为世人开辟的高超智慧空间,探求其立言之旨,明辨其智慧之道。本课程既深刻解读深奥的道家思想文化又贴近现实生活,结合古今中外经典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受众面十分广泛,可以帮助人们体验生命价值、提升精神境界、感悟智慧人生,实现老子所言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本讲从老子的生平及其著作《道德经》讲起,解读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包括:“道”不可道;“道”是虚中有实;“道”的本体和功用;“道”是万物产生的本源;“道”的运行规律以及修“道”者可以历久弥新  本讲解读了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无为”的本质是顺“道”而为;统治者不恣意妄为才可使民富国安;为政之道的要点在于不可过度扰民;国家的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统治者虚伪的仁慈后面贪婪的欲望;真正高明的治国之道应该是百姓几乎感觉不到的统治者的存在。本讲解读了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包括:水的本性最接近于“道”;智者的品行也应该像水一样高洁;水之德行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宽容;水能够以自己的柔弱战胜刚强;只有那些不主动挑起冲突,善于韬光养晦,低调谦下者才能最终成为真正的王者。本讲解读了老子“知足常乐”的思想。包括:知道适可而止,才会有更长久的富足;要做到安贫乐道,去除那些华而不实的欲望;要在名利场上保持一份宁静平和的心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本讲解读了老子“见微知著”的思想。包括:要小中见大,易中知难,细节决定成败;欲成大事者要先做好小事;做事要善始善终。第一讲道法自然说起老子这个人,我们绝对不会陌生。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以及“自知之明,慎终如始”等等。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名言警句,其实都是出自老子之口。从公元前的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被称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个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东西方的文明区域都出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 更是达到了高潮。在中国出现了像孔子、老子、庄子等这样的诸子百家,在古代印度出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古代希腊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家。其中我国的老子和孔子被美国的《时代杂志》列入历史上100位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列。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他的著作《历史哲学》中说:“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做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说起来,老子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历史上对他的事迹记述不多。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记载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这个守藏室之史大约相当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这份工作显然对于李耳先生研究学问非常方便。《史记》中还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在汉代有一部叫做《列仙传》的书也记载了和史记差不多的一段故事,只不过更神奇一些。说是有一天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望见有一团紫气从东方飘过来,以为是有圣人驾到的吉祥征兆。不久果然他所崇拜的偶像——鹤发童颜的老子骑着一头青牛来到了关前。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 。于是老子的粉丝尹喜就缠着他请求老子在出关之前为自己写下一部著作,老子就留下了这部五千四百六十七个字的《道德经》,那么老子离开函谷关西行去了什么地方呢?请注意史记中所说,莫知其所终,根据这句话,两晋时期的道家学者们开始浮想联翩了,杜撰了一部神马都是浮云的《老子化胡经》,说是老子西行去了印度,收下释加牟尼为徒,才产生了佛教。显然这是道士们为了抬高道教的地位而编造出来的,尽管故事听起来很给力,但是绝对不足为信。在史记中司马迁还估计了老子的岁数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岁,又说活了二百岁。他认为老子长寿的原因是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这位太史公还说,在孔子去世一百二十九年以后,周朝的太史儋这个人可能就是老子,但是也可能不是,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地迷惑,最后他很无奈的感叹道:“老子,瘾君子也。”在儒家的典籍《礼记曾子问》曾经记载了四次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的故事。第一次是在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问礼的地点在鲁国的巷党,第二次大约是在孔子三十四岁的时候,地点在周度洛邑,第三次是孔子五十三岁的时候,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第四次在苦县,但是具体的时间不是很清楚。那么对于第二次问礼,史记中有一段记载,说孔子从鲁国不远千里来到了周王的都城洛邑,向李耳他老人家求教什么是礼。事后,孔子将他所看的老子比喻成龙,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就是说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河里的鱼,虽然会飞,会跑,会游,但是我都是了解它们,而且有办法逮住它。只有龙是乘风云而上天是不可琢磨之物,所以孔子说老子其犹龙邪。老子留下的著作,现在人们通常把它叫做《道德经》,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叫做《德道经》。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它有甲乙两种版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尤其是乙本又分别用德和道两个字来明确地分出了篇名。那么在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韩非子在他的两篇注释老子的文章《解老》和《喻老》中也是先讨论德的问题,由此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大致推断魏晋以前的老子著作应该叫做《德道经》。德道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但是这个推断并没有成为最后的定论,所以现在我们仍然以《道德经》来称呼老子这本内涵丰富的著作。《道德经》之所以得到广泛的流传无疑要得益于它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尽管篇幅很精练,但是内涵深邃言语古朴,给后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从战国以来,历代学者研究和注释《道德经》的著作有千百家,那么大家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著名作家林语堂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然而,人们心灵渴求的却是更深一层的理解。于是,老子这谜般的智慧宝石,便传到变化繁杂的注视者手中。”——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为《道德经》作注释比较有名的一个人叫做河上公,这个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他为老子做注的《河上公章句》流传很广,影响也很大。但是他的真实姓名和出生地至今都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神仙传》中说:“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东汉时期,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陵创制了道教,他将《老子》一书改名为是《道德真经》作为主要经典。从此老子就成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太清道德天尊,民间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后来老子的《道德经》还得到了中国历代皇帝们的大力推崇,像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都曾经亲手批注《道德经》。唐朝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将《道德经》列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书目,那么清朝的康熙皇帝还将这本书列为是文武百官的必读书目。好了,以上我们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老子的生平、著作和影响。下面我们就开讲老子的道法自然,那么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首先老子告诉我们,道不可道。《道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这种东西是可以表述出来的,但是可以表述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名这种东西也是可以讲得出来的,但是可以讲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了。无是天地的开端,因为有了它天地才能够开始,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无中生有;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有了它,万物才能够产生。在老子看来,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个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它们都是很神秘的是天地万物和一切奥秘总的源头。在这里,老子的道和《易经》中的易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易经》在西方被翻译为是讲述变化的书,同样,之所以能够说得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是因为道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也可以用来作为道的诠释。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知道水是不断的流动的,所以当你第二次踏进去的河流就已经和你刚刚踏进去的不一样了。那么正因为道像水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之中,我们才不能够静态的表述出来,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动态地去理解道的深刻内涵。那么这个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老子接下来又告诉我们,道是虚中有实。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是说,道作为一种存在,看上去是恍恍惚惚的,但是在恍恍惚惚之中,又有它的形象,在恍恍惚惚之中,又有它的物质。它是那样的悠远模糊,其中却有精气,其精气表现得是如此的真实,是值得信赖的。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弹奏的曲子是惟恍惟惚,别人听不明白。后来他到了楚国,一名叫钟子期的樵夫终于能够在俞伯牙恍恍惚惚的琴声当中分辨出其中的象、物、精、信,说出琴声的主题。孔子叹颜回和高山流水,最后成了俞伯牙的知音。《庄子 齐物论》中记载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浪漫故事,说是有一天庄子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感到悠闲自得,非常快乐。但是忽然间美梦醒了,他发现自己还是那个穷困潦倒的庄周。在恍恍惚惚中庄子有些迷惑了,他在想,到底是我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庄周呢?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生和死,物和我之间的界限是惟恍惟惚的,但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对于看起来是虚幻的道,只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慢慢的感悟,我们就能够领悟到它的象、物、精、信也会像庄周梦蝶一样感到在悟道之后的闲适和快乐。老子又进一步告诉我们说到道的本体是虚空的,它的功用是中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河上公章句》中解释说:“冲,中也。”冲这个字是由水和中组成的,可以理解为是在水中所以这个冲居中守中,在《易经》六爻中,居中位的二五爻的吉辞最多,也是因为恪守了中庸之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是说 ,尽管道是无形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永远不会竭尽的,它是那样的深邃复杂,好像是万物的主宰。而它之所以能够主宰万物,是因为它能够挫去万物的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接纳尘埃。它是那么的幽隐,好像没有却又仿佛存在。我们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因为大海能以虚无的空间容纳百川,所以才能够成就它的伟大。道冲是说道总是处于一种不溢不满的平衡状态,避免过犹不及,对于过分的事物,它能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他告诉我们不要锋芒毕露,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点儿空间,不可以执着求全,才是所谓的有容乃大。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的《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木秀于林,不是风故意摧之,而是因为树木高出的枝叶挡住了风的去路,所以风才摧之。所以凡是过分过度过头的背后都有着伤害他人的因素因此必然遭到风摧。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在《道德真经注》中说:“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这就如同《了凡四训》中所言的舍得一词,“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了凡四训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否则你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正因为道有如此之大的功用,所以老子进而认为,道是万物产生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易经》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如同这里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先天地而生,独立统一,道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交感而产生更多事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什么呢?孤寡和不榖。但是王公贵族们却称孤道寡,所以对于事物,你让它有所损失,却反而使它得到了增加,让它增加,却反而得到了减损,所以就是所谓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讲述过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的是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他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的跑丢了,邻居们都来安慰他说,老爷子您可千万别上火啊。没想到这老头一点也不着急,说:“没准这也是一件好事呢!”大家想这老头一定是老糊涂了,家里丢了东西怎么能是好事呢?可是过了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不仅自己回来了,还领回了一匹骏马。邻居们知道后都向他表示祝贺,说您这回真是天上掉馅饼,捡了大便宜。可是老爷子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兴,还说,没准还是个祸害呢。果不其然有一天,这老翁的儿子骑着那匹骏马出去,结果马受惊了,把他儿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大腿都摔断了。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说真是太不幸了。没想到这老头儿很淡定的说道:“这可能是个大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应召入伍了,靠近边塞的居民十之八九家里的儿子都在战争中丧命了,唯独这老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就没有去打仗,所以保全了性命。这就是那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月盈而缺月亏而盈,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以转化为福。《易经》中的乾卦就寓意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乾为天,拟象为龙,乾卦六爻都是阳爻,充满了阳刚之气 ,这六爻分别用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来解释,但是龙飞到了最顶端,,也就是第六爻的最高位,却出现了亢龙有悔这个爻辞,说的就是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顶峰,可能就要走到反面了,那么道的运行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一种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无声又无形,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往复的运行而生生不息。它可以算做是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大。大就是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之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在《尚书》中说,只有人才是万物之灵,《孝经》中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抱朴子》进一步解说,有生最灵,莫过于人,所以宇宙之间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效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的自,是自在的意思,然的意思是就是这样,也就是说这个自然,是指天然的,非人为的,非勉强的事物。相对于我们这些社会人而言,老子更追求的是自然人的状态。《河上公章句》中解释说:“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正因为到这种纯任自然的本性,才能够成为万物之源,最后老子告诉我们,修道者可以历久弥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他是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够认识它,所以只能勉强的形容它说,它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一样的小心谨慎,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一样的警惕戒备,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一样的庄重严肃,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一样的行动洒脱,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一样淳朴厚道,好像空旷的山谷一样心胸旷达,好像包容着污浊一样敦厚宽容。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谁又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的显出生机呢?保持这个道的人是不会自满的,在这里老子教导我们说,人与道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可以融合起来的,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有道之人的样子,那就是做事谨慎,处境警惕,举止庄重,形象洒脱,性格淳朴,心胸旷达,为人敦厚。也就是说如果你遇到烦恼之事,真的能够做到放下,做到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名利所累,内心充实,达观处事,你就能够不被时代所抛弃,做事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财富和地位的诱惑都不能够使你心智迷惑,贫穷低贱的生活状态也不能改变你的志向,武力胁迫之下也不能迫使你屈服,如果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做到自由心正、纯任自然,那么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了,成为一个真正的行道之人。第二讲无为而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有所作为,甚至大有作为,可老子推崇的却是无为。《道德经》十二处提到了无为,庄子更是认为有用还不如无用的好,于是有人认为道家的思想不可以用来治国,因为什么都不做的话怎么来治理国家呢?在故宫的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有一座不太大的宫殿叫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含有天地交合,康泰美满的意思。1748年,乾隆皇帝将代表皇权的二十五宝,也就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印章存放在了交泰殿。需要的时候要请示皇帝批准,才能够使用这些玉玺。保存二十五方皇帝行使权力印章的交泰殿里悬挂着一个写着无为两个字的匾额。若说无为的意思是无所作的话,岂不是意味着这印章没什么用吗?这显然不合常理。无为还被用作地名,在安徽省有一座县城就叫无为县。北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米芾的祖籍就在无为县,那么无为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在老子看来,无为的本质是顺道而为。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意思是说,道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但实际上天下却没有什么事,没有它的介入,统治者只要能够坚持遵守道的准则,万事万物就会自动的教化,教化之后就会产生各种欲求和作为。这样我就用淳朴的大道来镇服它,淳朴的大道将使其回归到无欲无求,无欲无求已达到清净,天下万物就会自动安定下来。这里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为之,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仅凭我们的主观愿望和想象做事,肯定会出问题。正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才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很多人把无为思想看成是消极的,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全篇来看,无为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史记》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曾告诫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大意是说,会做生意的人,他把财货都严加的保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仿佛什么都没有,而君子虽身有盛德,但他在表面看起来很笨,你应该把自己的骄纵之气和过多的欲望,自负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都去掉,这才能接近真正的大道。那么无为到底为什么能实现天下大治呢?在老子看来,只有统治者不恣意妄为才可使民富国安。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解释说,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韩非子解老》也有相近的解释:“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意思是说,你管理民众却经常让他们发生变动,功效就会很小;收藏贵重的东西而屡屡加以挪动,损毁就会很大;烹煮小鱼而屡屡的加以翻动,就能够伤害它的光泽;治理大国而经常改动法令,百姓就会受到坑害,因此真正懂得治理之道的君主把安定看得很宝贵,法令确定了之后,不会再轻易的去变更它。《毛传》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治大国若烹小鲜告诉统治者一个道理,那就是为政之道的要点在于不可过度扰民。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说,我如果能做到无为而治,人民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向善;我喜欢清静,民众自然会品行端正;我不无事生非,民众的生活自然回国的殷实富足;我不贪得无厌什么都想要,那么民风自然会纯朴自然。老子进一步概括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国家的政治不严苛,民风就会淳朴敦厚;国家的政治严酷黑暗,人民就会狡诈抱怨。在老子看来,国家的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统治者虚伪的仁慈后面贪婪的欲望。老子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人民陷于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吞吃的税赋太多了,因此发生饥荒;人民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统治;人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养自己,把自己弄得脑满肠肥,胖得发愁,饥饿难耐的老百姓才会拼死反抗。而统治者之所以大讲所谓的仁义道德,孝子忠臣,恰恰是因为大道被废弃了,淳朴的民风不存在了,统治者才不得不大力倡导这些十分缺乏的东西。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当大道被人为地废弃了,才出现了所谓的仁义;当投机取巧的所谓智慧出现了,虚伪随之而来。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之间不相互友爱,这时候伦理规范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呢?老子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也就是说,要抛弃所谓的小聪明和投机取巧的智慧,人民就会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和义,人民就会回归孝慈;抛弃巧诈和利益,盗贼自然消失。智义巧都是用来文过饰非的,因此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懂得最根本的归属,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欲,抛弃所谓的虚伪的学问,就会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 。老子进而认为,真正高明的治国之道应该是百姓几乎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们根本意识不到他的存在,那么次一点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赞扬他,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统治者,敬而远之,最差的统治者,人民都蔑视他。“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排除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从事无为的事业,超越一切言语,施行不言的教化。在老子看来,国家的管理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并不是由于没有人去治理,正相反,由于统治者没有做到因势利导而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去治理它,才导致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庄子总结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意思是,我只听说过听任天下安然自在的去发展,没有听说要对天下进行治理这回事。反对认为,提倡自然而然,无为而治的主张,如果你能够遵循无为的处事原则,遇到事情能够处理的柔和练达,一切顺应自然,不强求功名,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第三讲上善若水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淌一样,所以孔子用水来比拟他眼中的智者。而在老子看来,水代表最高的善,他说,水的本性最接近于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善于滋润万物,从而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水的本性最接近于道。孔子说:“我之所以喜欢观看大江大河的流水,是因为水川流不息地流遍它所能经过的地方,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从来不以为自己对这些生命的成长有什么恩德,这就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蜿蜒曲折,都一定能按照自己已经选择的路径去走,这就像是义;水势盛大,好像永没有穷竭之时,这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勇;它能够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满后,不需要用什么东西去把它刮平,它自然就会平正,这就像是正;它柔美而透明,可以流入到细微狭小的地方,这又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都一定是向东流去,不会改变它的志向,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来流出去,一切不洁的东西都因为它无私的洗礼而变得洁净起来 ,这就像是它善于教导和感化万物。水可以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把它倒进任何形状的容器里,它都能够安然其中,像是对自然物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融入大众。它变化无常,时而为雨,时而为雪,时而为云,时而为雾,以不同的方式利益万物,不会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它面对的无论是美丑还是净垢,都不会有任何的爱憎之心,都可以平等相待,同样为之洗涤,使之更加洁净。它既能够洗涤物品又可以滋养生命,功能广大,像是才华横溢的君子一样,可以从政,可以行医,也可以知晓天文地理。正因如此,老子才赞叹:“上善若水。”在他看来,真正的智者他的品行也应该象水一样高洁,这样的人可以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智者居住要像水那样善于选择合适的住所,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善于以真诚无私的态度与人交往,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做事要善于发挥长处,行动要善于抓住时机。正因为他像水那样有着与世无争的美德,因此才没有过失。不过看起来与世无争,柔软无骨的水,其实它潜藏的力量更为强大。它能够以自己的柔弱战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只要有足够的压力,水能爆发出令人感到惊骇的力量。“抽刀断水水更流”,水的柔和和攻坚策略是无穷无尽的以弱胜强之法,这就是老子所论述的以柔克刚的中心思想。俗语中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就如同太极拳法强调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老子进一步阐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筋骨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就变得干枯坚硬了,所以坚强是死亡的特点,而柔弱则是生命的特点,因此依靠武力逞强必然灭亡。树木长大成材了,就会遭受砍伐或被风摧折,貌似强大的事物,可能反而处在下风;貌似柔弱的事物,可能反而处在上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天底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它就像无形的道可以在没有间隙的东西中穿梭,我因此明白无为的好处。所以老子深刻总结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它的作用表现为柔弱无力。当你知道这个道理时,你在为人处事时,就不要盲目逞强正如老子所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善于做将帅的人是不逞勇武的,善于作战的人是不靠强悍的,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在于动辄跟敌人争斗,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是很谦卑的。当今世界也是如此,对待恐怖主义的威胁,如果采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最终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解,建立和谐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恐怖主义的威胁。在老子看来,只有那些不主动挑起冲突,善于韬光养晦,低调谦下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河大海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才能够成为百川的主宰。因此,领导者你想要得到民众的拥戴,必须先在言行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要领导人民,你就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这样,领导者虽然地位高居于民众之上,而民众却不感到负担;虽然处在民众之前,而民众也不认为有什么妨害。这样天下的人民才会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正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普天之下才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深知什么是强雄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甘做有利于天下的柔弱的溪水,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归到婴儿一样单纯质朴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的地位,成为天下的榜样,永恒的德就不会有差错,使其回归于最终的大道;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微的地位,甘做天下的谿谷,永恒的德就会得到满足,使其返璞归真,谦卑的人因为虚心,所以你才能够进入对方的心灵,被别人接纳。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融洽。大家如果团结一致了,就不会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因此,韬光养晦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反而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可能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所以如果你对人对事都能够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处做起,那么最终一定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正如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所以圣人持守唯一的道作为天下的规范。不自我显示反而能彰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明辨,不自我夸耀反而有功劳,不妄自尊大反而能长久。正因为他不跟别人争斗,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够争得赢他。古人所说的委曲反而能保全这句话哪里是虚假的啊!它确实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啊!水之德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大海之所以浩瀚广大正是在于它能够容纳百川细流,人也应该有像大海一样的宽阔胸怀,宽则得众,唯有德者能以宽服人。有了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和气度就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种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就是儒家倡导的恕,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人己统一的情操不仅有利于我们个人身心健康,境界提升,也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合理融洽的境地。对此老子有深刻的论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歖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没有普通的私心,他们总是把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那么他以善良之心对待善良之人,对于不善良的人,他也仍然能够用善良之心去对待他们。这样就可以使全社会的风气都向善;对于值得信任的人,他当然是相信的,那么对于不值得相信的人,他同样相信,这就可以使全社会的风气都趋向于诚信。圣人在统治天下的位置上,能够使天下的人都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是人心归与淳朴,百姓都对他注目、倾听,圣人爱护百姓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使他成长却从来不贪图什么回报,这样就可以使百姓回到淳朴的自然状态。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这时别忘了在自己的心里装满宽容。可以说宽容是温暖明亮的阳光。它可以融化人内心的冰点,让这个世界充满浓浓的暖意;宽容也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大海,它能够包容一切也能够化解一切仇恨。第四讲知足常乐 老子强调去除过分的欲望,终止过度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止则止,那你就会经常感到身心愉快。老子首先告诫我们:“知足之足常足矣。”如果你总是贪得无厌,那么这个饥饿的欲望总有一天会连同你自己一起被吞噬掉。只有你知道适可而止才会有更长久的富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底下没什么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人世间没什么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了,世界上也没什么比想得到一切更大的错误了。所以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的人才能得到真正长久的富足。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如果要生活下去那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可凡事总要有个限度,如果欲望多了,大了,就会产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导致欲壑难填。贪求欲望者往往容易被各种各样的财欲、物欲、色欲、权势欲等迷住心窍,最终导致纵欲成灾,自取灭亡,欲望也就跟着戛然而止了。只不过这种戛然而止是伴随着灾祸而结束的。其实,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你的欲望。当你的欲望被人发现了,那你就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他了。当他满足你欲望的同时,要提出一个附加条件的时候,如果你无法拒绝自己的欲望,那你就只能去满足他所提出的条件,这样你就成了自己欲望的俘虏和奴隶,这就是许多贪官产生的一个基本原理。知足可以使人在内心里建立起一种平衡关系 ,知足可以使人少一些佛经中所说的求不得之苦,也就是有所求而无法有所得而导致的焦虑心态。老子所说的知足并不是要求人们不要有欲望。而是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积极处世的态度。人的本性中就有对各种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的无限的欲望,但是我们作为万物之灵,人是有理性的,应该用我们的理性对过分的欲望加以控制。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到知足,那么就真的可以常乐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只要你能够做到去除那些过分的过于奢侈的和过于骄横的欲望和行为,那么永恒的道所带给你的快乐才是可以长久的。知足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适可而止。“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个人的所得满的几乎将要溢出来时不如及时停止追求,锤炼金属使其锋芒毕露,锐利的势头却难以保持长久;家里金玉满堂,没有能够长久守持得住的;富贵而又骄横的人往往是自寻灾祸,功成名就之后,如果你自己能够及时的归隐离去,这才是符合天道啊。司马迁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如果你的欲望是没有限度的,那么最后可能会什么欲望也得不到满足,如果有了还不知道满足,最终你可能会失去原来已经拥有的一切。需求越小,自由就越多;奢华越少,舒适就越多 。心境简单了,就有心思来经营我们的生活;生活简单了,我们就有时间来享受美好的人生。那么对于不知道知足,知止而过分贪欲的人,老子认为,这样的人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你能够得到的名声与生命哪一个与我们更亲近呢?生命与财产哪一个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呢?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对我们来说更为有害呢?所以如果你过分的吝惜,必定会带来更大的耗费;过多的持有,必定会带来更沉重的损失。如果你懂得了知足常乐的道理,就不会招致侮辱;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会遇到危险,因此就可以长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太史司马迁感叹:“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老子教导:“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任由万物自然兴起而从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占据为己有,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正由于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才能永恒不灭。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以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的心态来行动,有可能成为圣人。在老子看来。知足常乐的要点在于你能否做到安贫乐道,去除那些华而不实的欲望,也就是要处其实,不处其华。他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纷乱的声音使人听觉不敏感,食物浓厚的味道使人的味觉受到伤害,纵情于荒野驰骋畋猎,可以使人内心狂乱,稀有的珍宝之物可能诱使人去行使不轨之事。得道的圣人只求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不沉湎于感官的享乐,因此要有所取舍。清净的福叫做清福,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享受鸿福,但是没有智慧的人是不会享受清福的。“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常乐的乐就是乐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富足,即使没有多少财产,但我们心无牵挂,思想富有者才是真正的富有,这其实是就是老子所说的知足者富。知道什么时候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之人。可以说安贫乐道是古代贤士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态度,一个人若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即所谓的道,并且决心为实践这一理想而奋斗,那么你就应该做到即使身处逆境,终身穷困也不能动摇,也不能改变初衷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如果你想做到知足常乐,那么在名利场上就必须保持一份宁静平和的心态,做到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宁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达到了一个空明宁静的状态,但是由于有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那么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就会感到不安,所以必须致虚和守静。追求虚空达到了极点,坚守清净达到了至诚,你就可以回复到心灵的清明。“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尽管世间万物纷繁成长,但是它们各自还是要回归于它们原来的出发点。回归出发点就叫清净,清净就叫复原本性,复原本性就叫常理,通晓常理之人,就是明白之人。不了解常理,为所欲为,那一定会有危险。若你要实现致虚就必须做到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致虚和守静不是说我们要与万物绝缘,而是说我们一旦入静了,我们就可以做到对那些功名利禄的诱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达到心远地自偏的境界,从而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守护住一颗没有灰尘的澄明之心。老子的虚静思想有两层深刻含义,其一是指人生修炼,通过排除心灵上的杂念,也就是内在的私欲和外在的干扰来达到本性的回归。其二是指人生态度,在老子看来反者道之动,事物都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着的,而根则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人归根之后就可以知晓自己的天性,明白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在什么地方,从而抑制住非分之想,戒除焦躁的欲念,就不会为所欲为。贪心不足从而归于虚静。事物循环往复的变化都是由道决定的,老子说的复归虚静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清静自然的状态,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悟道之路。所有活着的人最终都是要死去的。当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的同时,也给了你死亡,在死亡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而你在人世间获得的功名利禄都不可能随同你的生命一起被带走,甚至你的身体都是不属于你的。因为当你死亡的时候,你的身体还存在在这个世界,最后这个已经不属于你的生命的身体将化作灰烬或者被深埋在地下变成泥土,而新的生命形式又开始了。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告诉我们人应当经常思考复本的重要意义。如果你真能够经常致虚极,守静笃,就可以与天地合为一体,与万物并为一身。你只有收敛浮华,归于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才能够复本归真,从而实现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所以我们不要过于怜惜于你所获得的一切,过于执著于你所不能获得的东西。只有你在心底里真正做到了放下,你的心灵才真正不会受到外物所困扰而回复真实的平静。放下更多是指心灵的放下,放下一点愚昧,放下一点执着,放下一点牵挂,我们要学会知足,学会宽容,学会快乐。如果我们的心灵总不能宁静下来,我们就会失去圆通的心,就不会容纳他人,那么与你喜欢的人相处可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只有与你不喜欢的人一样能够和谐相处,这个才是考验智慧的时候。一个人只有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做到宁静,才能够做到心胸豁达,才能在心底接纳和包容他人,这可以说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高尚的自我修养,是一种恢弘的气度,一种高超的智慧和一种恰到好处的处世策略。只有在此时,你才能切实体会到知足常乐者的真实情境。第五讲见微知著老子告诫我们小中见大,易中知难。细节决定成败,“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只能用德行来报答怨恨,从最简单容易处入手来克服困难,从细小微末处着手做大事,一切的难事必定都是从简易发展而来的,一切的大事必定都是从细小处开始积累而成的。仔细观察细微的地方,可以知道可能发生的结果。事无巨细,以小见大,恶性循环必然招致祸害。明智的人往往可以从事物的开端预见到事物的发展甚至结局。我们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在小事上也不能够过度的放纵了自己,要学会防微杜渐。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致,要求人们更加认真精细的做事,否则就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每个庞大的系统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的统一体,我们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我们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应牢记老子的这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不缺雄韬武略的战略家,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于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缺点,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所以老子教导我们欲成大事者要先做好小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见微知著的要点在于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老子说: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在局势稳定时容易维持,在事物还没有变化迹象时候容易谋划。脆弱的东西容易使它分裂,细小的东西容易消散,大事总是从小事开始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是有一个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我们应时刻加以注意,最好在它刚有征兆时,容易解决时我们就采取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更大问题。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