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01554
大小:18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5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注意事项:19届(高三)上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菜的绝技,一是蒸。蒸菜、蒸馒头、蒸饭、蒸包子等,无所不蒸。蒸菜好像很简单,但其他地方的人不会。比如你到欧洲,在湖边钓了一条鱼,欧洲人一定把鱼头鱼尾剁掉后拿来烤,而不会蒸;我国少数民族也一样。再比如《红楼梦》中有牛奶蒸羊羔
2、,少数民族也不会这一套,只会烤鱼或煮鱼;羊肉就是水煮羊肉、烤羊肉,没有蒸的技术。蒸的技术在中国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但现在包括韩国、日本,蒸的菜都极少,其烹调手段一是生吃,二是烧烤,三是水煮。另一绝技是炒菜。炒菜更难,就像古代的医书,唐代以前基本上皆是单方,如人参是什么药性,枸杞是什么药性,羊肉又是什么药性等。补益之药,皆是单品。宋以后医书中就很少有单方的药了,多是复方,如现在所说的鸡尾酒疗法,要好几种药配起来,讲究君、臣、佐、使,即什么做药引,什么做主药,什么做烘托。有些药可能有毒,吃了会死,但是在某些时候是可以吃的,如冬天那么冷,渔夫要潜水取珠,需吃点儿砒霜才可以御寒,但也不是直接吃,而是配
3、起来吃。炒菜也一样。不同的菜,怎么样搭配起来,它的温、热、凉、寒大有讲究。例如白菜性寒,我们会在里面配姜丝、配虾米,做成开阳白菜,调节它的寒热。去吃涮羊肉,里面的配菜,如豆腐、粉丝、鸭血、茼蒿、大白菜等,都是寒性的。因为羊肉温热,火锅烧起来更热,所以加的菜都是凉的,使之平衡。炒菜也一样,要会搭配,我们流传下来的做菜之法,都是千锤百炼而成。我们的菜谱、食谱,在唐朝以前都是单品,宋代以后才有多品的菜。这是做菜方法的变迁,菜的风格也有变化。早期饮食纪录,多是《齐民要术》式的,主要是农家言,是针对老百姓的,老百姓的食材,老百姓的吃法。到了唐代,奢侈了,所以有烧尾宴,流传有王公贵族的食谱。但宋代以后,像
4、《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载的就只是市井的吃食了。好比今天若有人记录北京的吃食,告诉你稻香村卖什么,六必居卖什么,这是民众的吃食。这种庶民吃食能反映风俗,但品味不高。品味慢慢改造以后,才出现了文人针对饮食这件事如何求其清雅的做法。食谱慢慢变成文人写作的一种方式,如大家熟知的袁枚《随园食单》之类。食谱,在中国独领风骚的即是这种,庶民风味和王公贵族气派的食谱后来都绝迹了。这是文人所讲究的,这种品味不同于皇公贵族的豪奢,豪奢是吃钱吃排场,不知味。文人食谱当然还包括喝茶,这些都是文人生活所讲究的。(摘编自龚鹏程《有文化的文学课》中华书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5、蒸菜、蒸馒头、蒸包子等,中国人无所不蒸,蒸好像很简单,但欧洲人只会烤。B.炒菜比蒸菜更难,因为炒菜需要搭配,不同的菜,温、热、凉、寒大有讲究。C.菜品中,姜丝、虾米、鸭血是热性的,豆腐、粉丝、茼蒿、大白菜都是寒性的。D.稻香村卖的和《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是民众的吃食,虽能反映风俗,但品味不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中国饮食的变迁,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第一个方面的两个绝技。B.对于中国菜风格的变化,主要是通过饮食记录来论述的,突出了文人在变迁中的作用。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以大量实例举证,阐释了中国菜绝技和风格在唐宋是的发展变化。D.对于中国菜,文章
6、先与周边地区做比较,接着以医书类推,最后确定了文人化的风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蒸这种技术,连我们周边地区都不太会,更不要讲欧洲、非洲这些地方了。B.韩国、日本,其烹饪手段一是生吃,二是烧烤,三十水煮;基本上不用蒸。C.唐朝以前我们的菜谱、食谱都是单品,到宋代以后才有炒菜,逐渐奢侈了。D.王公贵族是吃钱吃排场,不知味;文人针对饮食这件事讲究的是求其清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收获苏雪林⑴一九二四年,我由法国朋友介绍到里昂附近乡村避暑,借住在一个女子小学。因在假期,学生都没有来,校中只有一位六十岁上下的校长苟理夫人和
7、女教员玛丽女士。⑵我我所在的学校开课本来就迟,我在这里住了一夏,又住了半个秋天;每天享受新鲜的美食,我的体重竟增加了。⑶到了葡萄收获的时期,村里处处贴了,大家都到田里相帮采摘葡萄。⑷记得一天傍晚,我和苟理夫人同坐院中菩提树下谈天,一个脚蹬木屐、腰围犊鼻裙的男子到门口问道:“我所邀请的采葡萄工还不够,明天你们几位肯来帮忙么,苟理夫人?”⑸我认得这位威尼先生,他在村里颇有田产,算是一位小地主。他平日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