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

ID:20671343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_第1页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_第2页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_第3页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_第4页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  我从2000年开始连续四年任教初三物理,在全国内地(班)校学生回西藏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把我对有效教学认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与同事们分享。我认为任何有效的教学都源自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一.对学习的再认识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  我从2000年开始连续四年任教初三物理,在全国内地(班)校学生回西藏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把我对有效教学认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与同事们分享。我认为任何有效的教学都源自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一.对学习的再认识  我们理科教师在教学时,通常的教法是:先出示例题,然后由学生进行讨

2、论,接下来教师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练习巩固。课后再反复地练习,让学生形成某种技能。这种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看待学习,学习是学生头脑中某种联结的形成,只要通过反复练习就能形成某种技能。但是练习如果过度的话,学生就容易对学习产生负面态度,一旦那样,学习就无效了。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它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来的实质性联系,强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现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

3、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比如说,我们藏族学生学习教材时,教材对学生有作用,同时学生也对教材有作用。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概念,学生知识的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过程。  二.对有效学习的认知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4、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

5、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富有情感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关于有效学习我想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思考”。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倡学生自主地思考,教师切不可代替学生思考。操作性学习是用记忆代替思考,记忆的负担重,而思考的负担不重。思考是学习的核心问题,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三是“

6、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应该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应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四是“再创造”。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那么,我们的教学怎样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呢?这是教学最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结果才能变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  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关注什么?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

7、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学生,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所以我认为适合我校学生的有如下教学策略:  (一)改造知识本身: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就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或者说是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标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好奇的倾向,如探究、操作、理解外部世界奥秘的欲求,以及应付环境提出的众多问题等心理因素中派生的。激发认知内驱力,即把好奇心、探究环境的倾向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变为推动学习的现实力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