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伪倒装”

汉语中的“伪倒装”

ID:20656412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汉语中的“伪倒装”_第1页
汉语中的“伪倒装”_第2页
汉语中的“伪倒装”_第3页
汉语中的“伪倒装”_第4页
汉语中的“伪倒装”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中的“伪倒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中的“伪倒装”[]本文结合汉语言的性质,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系统功能语法,按照严格的句法结构标准,认为不存在“状语前置、述宾异位或宾语前置”,剔除了“主谓倒装、定语倒装”中的“伪倒装”。  [关键词]汉语倒装伪倒装  语序的倒装是汉语使用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运用这种手法造就了诸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烽火连天忆抗战”等带给我们无限审美愉悦的语句。可是,对于这样一种语序现象,至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认识。有的学者不承认它的存在,如吕叔湘(1979)、潘文国(1997),有的虽然承认,可是对汉语倒装的理解无论是从称谓上、种类上还是涵盖范围上都众说不一。不仅如此,各家

2、所举的例子也常有错误之处。本文将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系统功能语法,按照严格的句法结构标准来廓清错误的倒装认识,从而剔除汉语中的“伪倒装”。  首先,本文在参照各家的界定标准之上,以汉语的句法规则为基本,以语义和语音因素为辅,认为现代汉语倒装句的判断标准是:  (1)句法上:复位之后语法结构不变,即仍然是原来的主谓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关系、递系结构中的两个动词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例句:①终于过去了,中国人民哭泣的日子!(画线部分为倒装的成分)  (2)语义上:复位之后基本意义不变,这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是如此。  例句:②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鲁迅《伤逝》)

3、  (3)语音上:在书面语中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明显有语音停顿;但在口语中要视情况而定,多数是没有明显停顿的,表现到书面上加逗号只是出于心理作用,这是因为口语中明显有着先说重要、紧急的事的倾向,而后面部分则多为次要信息。  例句:③八点了,都!  以此为依据,本文认为下列所谓的倒装并不符合汉语的实际,不能算作倒装:  一、主谓倒装中的“伪倒装”  例句:①安息吧!敬爱的周总理!——引自胡裕树《现代汉语》②小心点,老人家!——引自胡裕树《现代汉语》③出来吧,你们。——引自张庆翔,刘焱《现代汉语概论》④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引自骆小所《现代修辞》  根据严格的句子

4、成分标准即“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黄伯荣、廖序冬,1997),四例中的“安息吧”、“小心点”、“出来吧”、“起来”并没有对后面的成分起到陈述作用,它们分别是诗人代表中国人民向周总理的祝愿、是发话人对受话人的善意忠告、是发话人对受话人的命令或祈求、是词代表共产主义者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的号召,所有这些都不是其后的成分所发出的行为,因此就谈不上是主谓例装。同样的例子如“别了,司徒雷登”,这其实是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人民向司徒雷登发出的一声充满幽默和讽刺的“道别语”,并不是司徒雷登发出的行动,司徒雷登自己是决不会甘愿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如果此句改成“滚蛋了,司徒雷登。”,

5、那就是倒装了。所以只有象“多么幸福啊,新中国的儿童!”、“终于过去了,中国人民哭泣的日子!”这些才是主谓倒装,它们分别是后面所指人或事物已经呈现的性状、业已发生的变化,因而是主谓倒装句。上述四例其实都是“非主谓句+呼语”,在修辞上属于呼告手法。  二、定语倒装中的“伪倒装”  ①我们消灭了敌人几百个。——刑福义《现代汉语》:定语后置  ②……击毁军车(五辆),缴获各种武器(一百多件)。——骆小所《现代修辞》:定语后置  对于这两例,笔者很认同邵敬敏(1987)的意见,即采用“排谓性”标准视之为兼语式,因为后面的数量短语都是对前面名词短语的说明,强调计数而不是限制和修饰,这样就带有很强烈的

6、谓语性质,所以都不应看作定语后置。  三、“状语前置”  如果仅以句子成分的位置为标准来判定是否倒装,那么这一说法本身就有些站不住脚,因为状语本身就是在动词的前面,只不过现在是跑得更远、到了句首位置上去了。但是,这个理由太过于结构主义化,我们不依此为据。请看下例:  ①[偏]我来得不是时候。(引自骆小所《现代修辞》)  依据已经得到普遍共识的判断倒装的标准——倒装句复位后基本意义不变,我们就会很明显发现,此句复位后意思不是基本不变,而是大大改变了:原句是说“我来的时候很不对”,而“倒装”后却是说“只有我来的不是时候,其他人都对了”,两相对照意义大变,这能说是“状语前置”吗?同样下句也不是

7、倒装:  ②[刚]老李从上海回来。老李从上海[刚]回来。  四、“述宾易位或宾语前置”  这类倒装涉及到汉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语言的性质究竟是主语-谓语型还是话题-说明型?抑或二者兼有?对此本文的意见是一定要以古今汉语存在的语言事实做依据,即汉语中不但有大量的集主语和施事于一身的句首成分,而且汉语的主题和述题之间的关系非常宽泛(如名词短语,分句、主题性分句、动词短语、前置词短语、后置词短语等六种语类均可出现在主题结构的主题位置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