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

ID:20643960

大小:623.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14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_第1页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_第2页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_第3页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_第4页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_第5页
资源描述:

《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宏观纵览周刊《领导专递》刊中刊打印文档抄送上报l2009年第35期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www.macrochina.com.cn 登临宏观一览众山总第307期宏观纵览周刊l中国更要警惕“无就业增长”l民间资本争取平等待遇的最大障碍l经济步入上升通道尚需四大条件l大和强不必对立 价值创新方为本l下半年热钱将继续流入中国宏观中国l危机“周年祭”世界经济两大动向lG20财长再聚首合作背后显分歧lWTO多哈回合谈判坚冰初融l美国经济的双重背离l英货币政策维持“萧条模式”l海外观察l工信部起草落后产能退出机制l10月出台石化业调整振兴两细则l中国乳业:是经营企业还是经营牛

2、奶l新《邮政法》10月1日正式实施l“两化融合”:IT业界新的驱动力行业聚焦区域动态l福州平潭实验区自由岛猜想l“重庆模式”破解高速公路管理难题l昆明农民城市化案例值得推广l麦肯锡:中国有22个城市消费群l珠三角大部制改革有望年底完成一周看点:Ø财经数字Ø权威视点Ø政策要闻本期焦点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58更详尽的信息请关注中宏数据库宏观纵览周刊本期焦点破解民工荒关键是国民待遇编者按:  从经济学的逻辑来讲,如果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而且价格机制是有效的,那么随着劳动力需求的上升,必然会推动劳动力工资的提高,从而最终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以满足劳动力的需求,“民工荒

3、”现象不会发生。  “民工荒”还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尽管它传递着中国经济可能逐步回暖的信号,还是有很多人理性地指出,当前的“民工荒”实际上体现的是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供给失配,但是,结构性矛盾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作者认为,出现“民工荒”的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对对农民工待遇漠视,没能给予足够的激励,对农民工实行“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排斥”的歧视性政策。因此,可以预见,如果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如果农民工的待遇得不到根本的改善,不能保障基本的“国民待遇”,周期性的“民工荒”还会卷土重来。  “民工荒”再次卷土重来。这令仍然处于危机底部徘徊的人们有些始料未及,但它毕

4、竟传递着中国经济可能开始逐步回暖的信号。  从经济学的逻辑上来讲,如果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而且价格机制是有效的,那么随着劳动力需求的上升,必然会推动劳动力工资的提高,从而最终导致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以满足劳动力的需求,“民工荒”现象不会发生。理论上,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而且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力正趋向自由流动,但“民工荒”现象仍然发生了,这说明价格机制可能出了问题。  但“民工荒”还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比如在珠三角,目前求人倍率为1∶1.1至1∶1.5之间,也就是说1个求职者可拥有超过1个岗位。我们认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没有能够提

5、供足够的激励,这种激励不足实际上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农民工待遇漠视的深层体现。58更详尽的信息请关注中宏数据库宏观纵览周刊  中国粗放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廉价劳动力要素投入为基础获取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所以,在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我们可以观察到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不尽人意。按照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2005年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21元,远低于城市工人的1346元,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以下。原因很简单,除了压低农民工的工资和待遇来获取竞争力之外,企业没有好办法,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的背

6、景下往往被资本所俘获。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还有足够的激励去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吗?或许用脚投票,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如果农民工的待遇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东南沿海的“民工荒”迟早要到来,只不过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已。  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这种激励不足还体现在城乡二元制度的固化给农民工造成的各种歧视。过去我们一些人一直把农民工当成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两栖人”:城市需要他们时,他们是为出口代工企业当廉价劳动力的打工仔,不需要他们时则是随时回乡务农的农民。因此对他们实行“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排斥”的歧视性政策。  当然,

7、已有很多人理性的指出,当前的“民工荒”实际上体现的是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供给失配。随着某些地方推行“腾笼换鸟”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技能型劳动(skilledlabor),而不是普通劳动(unskilledlabor),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多是非技能型的,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出现“民工荒”。但问题在于,早在2004年珠三角首次出现“民工荒”时,就已经暴露出了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市场本身已经发送了技能型劳动供给不足的信号,随后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但为什么五年后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或许结构性矛盾的解释是

8、难以令人信服的。关键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