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

ID:2063279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_第1页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_第2页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_第3页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_第4页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  [摘要]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党内斗争树立了榜样;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证了中央北上方针的最终实现;大大加强了党对红军的直接领导,从组织上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  [关键词]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历史意义红军毛泽东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俄界(今迭部县达拉乡的高吉村,当年红军根据从四川境内所带翻译的藏语发音把高吉记成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成员有: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

2、邓发。列席会议的有:叶剑英、蔡树藩、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李德(共产国际顾问),红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红三军团的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青等人。周恩来因病未能到会。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作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红军战略方针的报告,彭德怀作军队组织问题的报告。俄界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一、俄界会议为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党内斗争树立了榜样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  [摘要]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党内斗争

3、树立了榜样;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证了中央北上方针的最终实现;大大加强了党对红军的直接领导,从组织上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  [关键词]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历史意义红军毛泽东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俄界(今迭部县达拉乡的高吉村,当年红军根据从四川境内所带翻译的藏语发音把高吉记成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成员有: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列席会议的有:叶剑英、蔡树藩、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李德(共产国际顾问),红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红三军团的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青等

4、人。周恩来因病未能到会。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作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红军战略方针的报告,彭德怀作军队组织问题的报告。俄界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一、俄界会议为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党内斗争树立了榜样  浅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  [摘要]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党内斗争树立了榜样;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证了中央北上方针的最终实现;大大加强了党对红军的直接领导,从组织上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  [关键词]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历史意义红军

5、毛泽东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俄界(今迭部县达拉乡的高吉村,当年红军根据从四川境内所带翻译的藏语发音把高吉记成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成员有: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列席会议的有:叶剑英、蔡树藩、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李德(共产国际顾问),红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红三军团的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青等人。周恩来因病未能到会。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作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红军战略方针的报告,彭德怀作军队组织问题的报告。俄界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

6、有重大意义。  一、俄界会议为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党内斗争树立了榜样  俄界会议是此前两河口会议、毛儿盖会议和巴西会议的继续和深入,是在党中央与张国焘的分歧已经无法弥合,在对张国焘的批评、教育、挽救无效的情况下召开的,系统揭露和批判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力图纠正其严重错误倾向并与其坚决斗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四方面军领导者张国焘与中央绝大多数同志争论的实质是在目前政治形势与敌我力量对比估计上有原则分歧。张国焘由于对全国人民反日民族革命运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及突围后二万余里长征中的胜利估计不足,夸大了

7、敌人的力量,轻视了红军尤其是红一方面军的战斗力,以致丧失了在抗日前线的中国西部创造新苏区的信心,主张向中国西南部的边疆地区退却的方针。张国焘这条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从他自动放弃通南巴苏区时开始形成,后来张国焘又公开违抗中央指令,将红四方面军带到不利于红军发展的川康边境,则是其机会主义的最后完成(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料到张国焘会在1935年10月5日另立中央,这无疑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最后完成)。《决定》揭发批判了张国焘大搞军阀主义和反对党的领导的错误:张国焘在红军中实行军阀军队中的打骂制度,以打骂的形式凌驾于党的地方政权和群众组织之上,致使红军与群众关系恶化,使红

8、四方面军的发展受到莫大的阻碍。张国焘不相信党的领导是使红军不可战胜的主要条件,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