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

ID:2063054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_第1页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_第2页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_第3页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_第4页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评析我国现行证据失权制度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现行证据失权制度的评析,首先从法学理论学者对证据失权的概念争议进行评析,说明现行证据失权制度立足观点是否合理,而后通过与两大法系的比较,评析证据失权制度的失权条件以及排除失权后果的条件,并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几点缺陷予以简单的评析。  关键词:证据失权;举证时限;实体公正;诉讼效率  :D915.13:A:1006-4117(2012)01-0034-02    证据失权制度立足于实体公正效益与诉讼效率效益价值冲突,为兼顾诉讼的实体公正与诉讼效率,证

2、据由自由剔除逐一转变为适时提出主义。相较两大法系的法律可以发现,证据失权分为有限失权、严格失权以及绝对失权,我国现行的证据失权制度用举证时限等同证据失权制度,体现了绝对的证据失权。因此,针对于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中的证据失权制度,笔者从法学理论界中争议的相关概念以及现行立法,予以评析。  一、评析证据失权的概念  证据失权制度与举证时限概念在我国学理界中是争点颇多的问题,对于两者是否等同,法学理论者众说纷纭。自2008年我国颁布施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以及《证据规则》,证据失权制度在司法实务中颇受争议,运

3、用的愈发谨慎,从而引起了学理界对证据失权制度的关注。  有学者认为证据失权制度应当从期间的角度予以界定,即将证据失权制度等同于举证时限制度,是“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间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1]有学者认为证据失权的概念应当从其法律后果界定,亦被称为证据失效制度,“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没有向法院提出的证据,在期限经过后不得再次提出,当事人因此丧失证据提出权和证明权的制度”;[2]有学者主张证据

4、失权制度应当归属于举证责任制度当中,是对当事人及时举证的要求,它与举证时限制度不同,强调的是及时举证而并非限定期间。举证时限也是举证制度的内涵概念之一,是指在履行举证责任的过程中,当事人必须在那一阶段提出证据,是一种期间限制;还有学者认为,证据失权制度不仅应当包括及时举证还应当阐明其法律后果,即证据失权制度是“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间内提出证据证明其主张,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证据即承担丧失证据提出权和证明权的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3]  分析上述四种主流观念,笔者认为无论是将证据失权制度等

5、同于举证时限制度、证据失效制度,还是归属于举证责任制度或者前两者兼有,其核心在于探讨证据失权制度的立法目的以及证据失权制度的具体内容。认为证据失权制度等同于举证时限制度,也是我国现行立法的观点,在《证据规则》第33条、第34条规定中,可见一斑。而法学理论者认为,这种观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继而提出了上文中所述的令三种观点。笔者认为,证据失权的概念应当从四个方面予以探讨:其一,证据失权存在的阶段为何?笔者认为仅存在与审前程序当中,除非特殊情况或者例外规定,不能出现在庭审程序当中;其二,证据提交的期间为何?当事人提

6、交的证据应当在当事人协商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间内提出;其三,证据失权的条件为何?笔者认为,只有在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证据才有可能到这该证据的失权;其四,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为何?两大法系将证据失权的后果分为有限失权、严格实权、绝对失权三种,而无一例外的是逾期提出证据将令当事人丧失证据的提出权和证明权,并最终承担不能举证的败诉责任,即举证责任中行为责任与后果责任的统一。因此,证据失权的后果对于追求案件的事实以及实体公正存在严格的影响,因此应当对证据失权制度予以严谨的探究。  综上,笔者认为证据失权不仅是诉讼期间制

7、度,旨在解决实体公正效益与诉讼效率效益的价值冲突,若单以举证期间严格限定证据失权的失权条件会引起两种价值的性价比失衡,造成实体不公正的个案增加,有违证据失权制度的立法本意。  二、评析我国证据失权制度的现行立法  在世界范围内,两大法系在证据失权制度的发展中经历了从自由提出证据阶段转变为适时提出证据。自由提出证据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随时提提出证据证明主张的事实,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追求案件的事实真相,其弊端在于拖延诉讼程序的进行,加重当事人诉讼费用的支出以及浪费非必要的司法资源。出于加快诉讼程序的进行与保

8、障诉讼程序目的,解决实体公正效益与诉讼效率效益的冲突,证据失权制度应运而生。由于各国的诉讼文化、历史传统、诉讼模式等不尽相同,证据失权制度两大法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以严格的正当程序理念支撑的诉讼模式之中,法律规定了严格的举证时限,以防止诉讼进程被恶意拖延。在审前程序通过证据交换制度,裁定证据的范围,避免诉讼进程中的证据突袭,维护当事人的平等权与辩护权等,但是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