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谢叠山五首思亲诗漫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谢叠山五首思亲诗漫谈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江西弋阳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同民族英雄文天祥同样一起为抵御外侮,保卫宋室的半壁江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竭尽一位忠臣的铁血丹心。在祖国江山危在旦夕之际,他依然举义兵浴血奋战,在身陷囹圄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同文天祥一道以生命和热血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一代失败的英雄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他的五首思亲诗显现了沉雄悲壮中深情绵缈的崇高美。诗为言志,言为心声。崇高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文学艺术的崇
2、高,很大部分得力于艺术形象的崇高。谢叠山一生著述颇丰,有60余卷之多,然战火频仍,颠沛流离,再者由于元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绝大部分散失了,只留下不足五卷,其中的五首思亲诗,抒写了对祖国——母亲的情真爱笃之述,无不跃动一个深沉、浩瀚、壮丽的灵魂,反映了铮铮铁骨中的柔情与亲情。一、深情的呼唤。这五首诗,每一首开头都是“九十萱亲天下稀”,都像在深深自责,都象在深情呼唤“娘啊娘”,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唐朝诗人孟郊早就说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织,意恐迟迟归”,母子之间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阻隔不断。自古
3、忠孝难以两全,在忠与孝之间,没有对养育成长的母亲的拳拳赤子之心,又何来报效祖国,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社稷良臣的爱国热忱呢?在第一首中,他以“十年甘旨误庭闱”点明了离开老母已有十年之久,戎马倥偬中又无时不在记挂老母,“临行有恳慈心喜,再现衣冠儿便归。”想到了辞别老母时曾许下诺言,希望老母不要担心,心放宽点,再穿上您送来的衣服时,我就已经赶走了外敌,返回故里,再次承欢膝下,尽一份人子之心,和您共享天伦之乐。史载谢叠山“天资严厉,雅负奇气,风岸孤峭,不能与世轩轾”(《宋史纪事本末》卷169)。谢枋得的爱国爱民精神,又与他那敬老爱
4、幼的孝慈精神互为表里。当然,他对父母的孝不是不分是非的愚孝,他对子女的慈也非毫无原则的溺爱。谢枋得的孝慈精神是与他的爱国爱民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谢枋得自幼受到父母爱国思想的熏陶,因而他十分尊敬和孝顺父母。他的父亲谢应琇曾任浔州佥判,为人正直。谢枋得还在幼儿时期,就受到父亲关于辛弃疾英勇抗金事迹的教育。此外,父亲还给他讲商、周两代的历史,赞扬了微子、箕子的爱国思想和治国安民的理论,这对谢枋得一生的立身行事产生了重大影响。谢应琇后来被董槐冤劾而死,谢枋得为了给父亲平反,竟在参加进士殿试时指斥了董槐。在考中进士后,又毅然抛
5、弃功名,返回家乡,以示不与董槐等人同朝为官。谢枋得一生最爱的除了国家之外,要算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桂氏,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母亲不仅生他养他,而且一直教育他、关心他、爱护他。母亲总是谆谆教导他要忠于国家,曾给他讲张良为韩国报仇参加反秦起义军的故事。谢枋得小时候,母亲见朝政腐败,皇帝昏庸,奸臣擅权,便常教他读《诗经·小雅·白华》篇,要他保持正直和坚贞的品性,像溪冰和山玉那样纯洁无瑕。后来,谢枋得兵败离家逃亡时,仍不改初衷地对母亲说:“等将来收复了江东失地重见宋朝衣冠之时,孩儿一定回来侍奉您老人家。”元军攻占弋阳,拘捕桂氏
6、,逼她说出儿子的下落。桂氏临危不惧,从容答道:“老妇今日当死,不合教子读书知礼义,识得三纲五常,是以有今日患难。若不知书,不知礼义,又不识三纲五常,那得许多事!老妇愿早死。”(《谢枋得年谱》)谢枋得觉得自己一生嫉恶如仇,患难不屈,以忠义自任,完全是遵循了母亲的教导。因此,他十分孝敬母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桂氏病逝,谢枋得回家治丧,家贫不能礼葬,但他仍遵守母亲生前教导,5次坚拒元朝的招聘,誓不仕元。正是由于受到这些教晦,他通读了历代忠臣,圣贤和义士的史传,从甘心饿死不仕二姓的伯夷、叔齐到赤心治国、鞠躬尽瘁的伊尹、孔明等
7、人,都为他所推崇和倾慕。所有这些都为他铸炼出“以忠义自任”,“以立民彝,植世教为任”的品格操守提供了充足的养料。5谢叠山生活在南宋后期昏君主国,奸臣当道,蒙古入侵步步进逼的危难时代。他痛恨弄权误国的奸人。宝祐四年(1256),他以举人资格参加礼部试,乘对答策问之机力诋朝中权阉董宋臣(即董槐),结果被抑置二甲第一。不过,他是和文天祥(一甲第一)、陆秀夫(二甲第二十七)同此榜登第,因此后人誉之为“忠节第于一榜,洵千古之美谈”(《宋人佚事会编》卷19)。二、历史的重任在他的第二首诗中写到“吾王何在子何之”他目睹朝廷的腐败统治
8、,痛心嫉首地发出了‘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代上杜按察》)的扼腕之叹,在他看来南宋国家已经是一座“天地折缺,人极倾颠”而行将坠毁的高楼!这样的局势,他很明白,但他并未因此而厌弃君国,而是鼓励诸生穷达儒道真谛以“觉其君臣,勉其君民”(《东山书院记》);策勉士人“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代上张经历》);要求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