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

ID:20611086

大小:6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_第1页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_第2页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_第3页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_第4页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艺术简介王弘扬,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史诗巨片《赛德克巴莱》的叙事模型表现为主体莫那鲁道对客体自由与信仰求而不得,最终舍生取义,获得解脱的完成型叙事。在这一过程中,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原住民野蛮的自由与日本侵略者文明的奴役构成叙事中的基本矛盾,并以前者肉体消亡、而精神获得自由为结果,达到了最终的平衡。[关键词]施动者模式叙事程序语义方阵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14电影《赛德克巴莱》于2011年9月在台湾上映,并迅速在岛内引起巨大轰动效应,备受赞誉。然而,当这部史诗巨

2、片走出台湾本土文化圈之后则出现了口碑上的岛外踩低岛内赞的现象,先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铩羽而归,其后,在大陆上映后票房收入也相对惨淡。究其口碑两极分化之原因,在于本片在叙事过程中采用英雄史诗片模式化的单线主角方式,贴近普通观众的接受习惯,而且叙事主线采取了内部观点(emicpointofview),也就是以赛德克人的文化价值观,如祖灵崇拜、追求自由等来诠释事件,而非仅以外部因素来分析,如劳役的剥削、种族歧视、土地资源竞争、个人恩怨等,但与此同时,导演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中立的全知叙事类型,力图做到全景式的再现当年的雾社事件,这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一

3、方面会因赛德克人捍卫自由与信仰从容赴死而震撼,另一方面也同样会因他们滥杀妇孺、同族相残的野蛮而不适,这就造成电影在其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观上因力求客观而造成混乱。本文以符号学家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和语义方阵为理论框架,对《赛德克巴莱》上下两部一同进行叙事分析,在划分六个动元的基础之上,梳理出叙事程序,进而推演出整个故事的叙事模式,同时探寻该片蕴含的叙事意义和语义价值。一、施动者模型中六个动元的划分格雷马斯的提出的施动者模型存在于叙事表层结构研究当中,他在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之下接受了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思想,提出了故事中的三组二元对立的施动者,即

4、故事中的角色模型,在这个施动者模型中,这六种角色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六个动元。这六个动元具体界定和划分如下:1.主体和客体(SubjectandObject)如果一个角色X希望达到目的Y,那么X就是主体,Y就是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愿望和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通常表现为主体对客体所做出的寻找、探求等行动。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骁勇善战,但在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三十年中忍辱负重,目睹其族人过着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的日子,其民族的自由与信仰丧失殆尽,以至于年轻的赛德克族人时常

5、产生身份认同上的困惑。莫那鲁道决定带领族人为夺回自由、尊严,捍卫信仰而对日本人发动突袭,他的诉求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基本动力。所以莫那鲁道即为故事的主体,而他和族人们舍身追求的自由与信仰则是故事的客体。2.发出者与接受者(SenderandReceiver)发出者是推动或阻碍主体实现目标的力量,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物,如社会、命运、时代、智慧等等。接受者是发出者的对象,和主体常是同一个人物。影片中原本忍辱吞声的莫那鲁道最终决定奋起反抗,激发点在于族人不堪日本殖民者的压迫。莫那鲁道的儿子们为代表的族人们跃跃欲试的反抗举动是促使莫那鲁道率领众人出草的一

6、个重要原因,所以族人们是第一位发出者;在此基础上,时常打骂原住民的马赫坡制材厂日本巡查官吉村克己因大闹莫那鲁道儿子婚礼而被打,成为整个雾社事件导火索,巡查官吉村克己是第二位发出者。莫那鲁道作为被激发的主体,是接受者。3.帮助者和反对者(HelperandOpponent)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主体追求客体的过程中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可以是人物,可以是人形化的动物,也可以是各种抽象的关系或力量。在电影中,莫那鲁道奋起抗日的行为获得了本族的青壮年族人们的支持,成为反日的中坚力量,同时巴万等孩子们组成的少年队分担了联络通讯、运送弹药的任务,两者是最主要的两

7、个帮助者;此外,塔道头目等赛德克族其他部族的领袖也代领族人追随莫那鲁道一起抗击日军,是第三个帮助者。道泽群屯巴拉社头目铁木瓦力斯少年时与莫那鲁道发生冲突,遂结为世仇,在巡警小岛源治的威胁利诱下,率屯巴拉社一同围剿莫那鲁道,是第一位反对者;巡警小岛源治原本对各部落的赛德克族人十分友好,但因妻儿在雾社公学校被害后愤然教唆铁木瓦力斯率众偷袭莫那鲁道,是第二位反对者;少将镰田弥彦率领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日军部队前来镇压莫那鲁道等人的反抗,并最终击溃起义众部,将妇孺迁往孤岛,是第三位也是最主要的反对者。如上所述,根据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可以将故事里的角色划分为

8、如下六个动元:主体(S)=莫那鲁道客体(O)=自由与信仰发出者(D1)=族人发出者(D2)=吉村克己巡查官接受者(R)=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