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案必修全套(人教A版)教案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教案必修全套(人教A版)【教案全套】2目录第一章函数与集合的概念11.1集合2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31.1.3集合的基本运算211.2函数及其表示371.2.1函数的概念371.2.2函数的表示法501.3函数的基本性质75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751.3.2奇偶性96本章复习104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1162.1指数函数117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17第1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117第2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5第3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134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43第1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
2、质(1)143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152第3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3)1582.2对数函数169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69第1课时对数与对数运算(1)169第2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77第3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1852.3幂函数203第三章函数的应用2103.1函数与方程210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210第2课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218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24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235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35第2课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43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251第1课时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51第2
3、课时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2562第一章函数与集合的概念本章教材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并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体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
4、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课本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集合和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认知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课本突出了集合和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课本尽量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和数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并注意运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用图象表示函数,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课本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注重运用集合和函数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这一观点,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中,渗
5、透了分类讨论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分类讨论思想在生活中和数学中的广泛运用,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缺少的.函数的表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课本重视采用不同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图象,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方法.课本将函数推广到了映射,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的连续性.在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这方面的训练.对函数的三要素着重从函数的实质上要求理解,而对定义域、值域的繁难计算,特别是人为的
6、过于技巧化的训练不作提倡,要准确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拔高教学.重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函数动态图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函数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体现课本的选择性,在练习题安排上加大了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取舍.225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1.2.1函数的表示法约3课时1.3.1单调性与最大约2课时1.3.2奇偶性约1课时本章复习约1课时225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整体
7、设计教学分析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元素、集合的含义,课本注重体现逻辑思考的方法,如抽象、概括等.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本小节的新概念、新符号较多,建议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进行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在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交流学习概念后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