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99796
大小:7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4
《第 四 章 唐 诗 中 月 意 象 艺 术 特 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唐诗中月意象的艺术特征第一节化月为人,人月合一诈为一种意象,“月”本就是“象”与“意”的化合,是以表层之象来表现深层之意,也就是说,月意象本身就蕴涵着抒情主体的情感。但是很多情况下,唐诗中的月意象并不止于此。当诗人觉得单纯的“象”与“意”的化合已经不足以表现其深沉饱满的情感时,往往会采用“化月为人”的艺术手法,把月亮完全当作人来刻画描写,从而达到人月合一的审美效果。化月为人,就是把月人格化,赋予它以人所有的音容仪态、言谈举止、思想感情、性格气质,让它和人一样地喜怒哀乐,能同人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通过这一番比附,月就成了人的化身—实质上,也就是诗人情思的化身。化月为人
2、,就是拟人,也是移情,赋予月以人之情。如陈昭《相和歌辞·昭君词》: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行将远,胡关逐望新‘交河拥塞路,陇首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全诗写昭君辞别汉宫远赴胡地的场景。前三联为客观陈述式的描写,最后一联单写明月意象:汉地的人物景色都己经渐行渐远,只剩下一轮孤独的明月,依然跟随着伤心人,远远相送,不弃不离。“送”本是人的动作,这里却把它赋予了月亮;本是人相送,这里却是月相送,月就成了远行人漫漫出塞路上的忠实陪伴。此外,“唯”与“犹能”虽然不是直接写月具有了人的动作,但仔细体味,就会发现,这两个词强化了诗人将月比人的用意:送行的人都已回去了,只有月
3、亮还能不辞远途,坚持相送。心理上早已把月当成了一个深情之人来看,亲近感不言自现。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千古同一,并无新旧之分,月照也是自然现象。此诗写月为",I日时月”,写月照为“还过”,如同一个深情怀旧的故人,离开之后重又回来,发现一切己经不复原来模样,心中满是伤感却又不忍离去。诗人不把自己面对古迹时的感受说出,而是交付一轮明月,让明月来表现:明月就是一个具有深长的历史眼光、目睹古今盛衰沧桑之变的人。《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在这首诗中,没有直接表达闺里
4、人的相思忆远之苦,而是把月亮拟人化,让它处在人的环境里,具有了人的情感。月本是无情之物,此处用“可怜”这一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来形容;“闺里”是人之所处,这里却说月在闺中;“偏”本指人的任性或执著,而此处写月“偏照”,分明是赋予了它以人的执著情意。全篇都没有人物的正式出场,而是把“可怜”、“闺里”、“偏”等表现人物感情和处所的词用来表现月亮,使“月”完全成为闺中痴情女子的化身了。这样,就使得闺里人的相思表达得既委曲,而又更为深重。如果说上引《昭君词》和《石头城》把月拟人化,但还是能把月和抒情主体区分开,那么这首《伊川歌》则实现了人与月的合一,赋予月的感情完全是人的感情,难分彼
5、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李白《相和歌辞·长门怨》: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整诗却不让人物出场。前两句写“北斗’,、“西楼”、“金屋”、“萤火”客观之物,暗示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后两句点出“月光’,,“欲到”、“别作”给了月亮人的动作,而愁情似乎也是月光刻意所“作”,月之愁正是人之愁。此外,田娥“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哎杂曲歌辞·夜夜曲》)、元镇“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庚楼。”(凭李忠州寄书乐天》)、鲍溶“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寄薛膺昆季》)、刘元济“虚脯风惊梦,空床月厌人
6、。”(《相和歌辞·怨诗》)、李白“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等等,都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以人的思想和感情。以上所举的诗例,运用的拟人手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唐诗中还有一些月意象,也是化月为人,但是并不是把人的动作、思想、感情等直接赋予月意象,而主要是抒情主体的一种心理和感情上的认同:在心理和感情上把月意象当成是亲近之人。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是较为隐蔽的。如前一章引过的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乍看来,两句都是写景,但细品味,就会觉得,“江清月近人”并非只是写倒映在江中的月影距离人很近,更是一种心理距离的近。“月近人”其实正是“人近月”,是
7、人把月当成了羁旅中的知音和伴侣来亲近。王维“独坐幽草里,第四章唐诗中月意象的艺术特征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Mm川集·竹里馆》)、“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也是运用了较为隐蔽的拟人手法,把月当成茫茫人世中的唯一知心人来看待。虽然事实是“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戎显《秋月》(一题为《江城夜月》),从科学的角度讲,月亮只是个冰冷无情的天体,但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往往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深沉细腻的感情。写忧愁,不直接说人如何忧愁,而偏偏说月愁;写相思,也不直接说人如何相思,而偏偏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