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

ID:20586341

大小:51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3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_第1页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_第2页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_第3页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_第4页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生命的名义关注课堂——兼谈教师的文化性生存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教育学会严清一、对课堂的审视用什么眼光来看课堂,课堂就会呈现什么景观;哪一种景观最让人心动呢?1、传统的课堂观这里指的传统课堂,实际是班级授课制。传统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完成知识习得的特定时空,其基本形态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教师,运用教材,组织教学,使处于受动状态的学生接受教学讯息,通过记忆、理解、再现、运用,将知识转化为智能。传统的课堂观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班级授课制较之私塾“课徒”的优越性首先是效率大大提高,集约化教育生产缩短了个别劳动时间

2、;其次是教材体系的完备;再次是学习组织方式的进步;最后是检测的量度精确性和公平性。(《论语》中孔子对学生评判的质性:颜回的贤,子路的勇,冉有的谦,曾晰的放,这种因人而异的个别性的“质”的评价,在集约化的班级授课制下变得不可能)2.从社会学角度审视课堂课堂是一个组织。这一组织的“领袖”往常被理解为教师;组织成员大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有一部分组织成员因为学业后进的原因,往往得不到必要的甚至起码的关注和关怀,因而逐渐“边缘化”。因此,组织的有序和有效,往往寄希望于“领袖”的英明,使组织成员都能和谐而且积极成长。“学生长大后还在恶梦中惊惧

3、于教师的责骂”3.从系统论角度审视课堂课堂里的系统要素,比人们一般认识的,其实要多得多。教师,学生(心理变量)教材,教具(文化的物质承载体)时间(除了时间的长短常量外,还有时间的场合变量: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夜里)地点(教室的朝向、楼层,周边的环境影响)氛围(由以上各个信息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场气”,衍生出课堂情绪,课堂感受,课堂节奏,课堂纪律,课堂流向,课堂动静,课堂控制,课堂起伏等……)4.课堂审视的生命关注叶澜提出生命课堂说(1997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课堂不仅是师生生命力勃发的

4、力场,同时还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营养基。课堂——教学——教育:让精神生命自由生长课堂还是将教材(人类文明凝冻的载体)中的文化生命激活的神奇时空二、生命课堂的要义解读1、儿童在课堂中的生命成长(这里主要指精神生命)表现为受动性学习与主体性学习的结合。受动性:生命成长必然面临的自然性压力(身、心疲劳)和社会性压力(纯粹理性——知识和实践理性——道德的迫力)主体性:超越上述必然性,达到主体自由,表现为心灵的愉悦,往往处于课堂审美状态。黑格尔: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席勒: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够达到自由高尔泰:人的本质是自由,而美是自由的象征。

5、2.教师在课堂中的文化性生存是“人的本质”的确证。教师是生命课堂一个同样非常重要的心理变量。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涉及。(略)对生活的生态还原与儿童生活经验的牵手激活认知冲突,生成问题情境引领儿童亲切文本,个性解读3.教材文本的生命苏醒在于教师将符号体系还原为生活。三、课堂是教师文化创造和生命享用的精神家园1.教师生涯的三重境界自然性生存:职业生命——真——利己社会性生存:事业生命——善——利人文化性生存:自由生命——美——利己□对教材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操作。“《七律长征》的影视语言”“小数点的位置,相关链接”2.教师在课堂中实

6、现文化的创造和享用对儿童灵魂的文化塑造和生命关怀。台湾教师苏兰执教公开课的三个细节;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的教育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搬到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3.教师课堂自由实现的文化准备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1)读万卷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是教师的“童子功”,还是教师的行走方式和生命确证。(2)行万里路——胸藏山川容乃大(3)打造学习共同体——万紫千红春满园交流与分享,“抱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靠团队和校本研修4、修身养性——心即是佛了无尘于丹语: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

7、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澄怀观道器小易盈外物难以改变,心灵可以宁静。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