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ID:20586004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麻醉中浅低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采用浅低温麻醉,对照组15例行常规麻醉,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异丙酚吸入浓度比和M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观察组降温前较低,降温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两组均在术前8h禁饮食,术前30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6mg/kg。麻醉前芬太尼2u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前麻醉剂间歇正压通气吸入1%异丙酚,微量泵输入3mg/kg·h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

2、间断给予维库溴铵以维持肌肉的放松。治疗组在以上麻醉方法基础上给予浅低温,使用冰毯机降低维持食管温度33~35℃,并在硬膜关闭后恢复温度36.5℃。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或F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麻醉情况比较(x±s)  2.2颈内静脉血气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SjvO2、PjvO2比较情况见表2(t1为诱导后30分钟,t2为治疗组降温35℃,t3为治疗组降温33℃)。由此可见在T2和T3时颈内静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1,*P<0.05;*

3、*t=3.725,**P<0.05;△t=3.635,△P<0.05,△△t=3.759,△△P<0.05)。    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SjvO2、PjvO2比较情况(±s)  3讨论  在大量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浅低温应用于脑复苏及脑保护的理论日渐成熟[2]。浅低温对头部选择性的降温保护可以显著的降低颅内的高压危险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及正常颅脑手术过程中操作对颅脑结构的破坏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主要通过对血气保护来起效的。浅低温的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其循环功能波动较小,极少发生因降温引起的心率失常,可以提高吸入麻醉药品的溶解度,从而将油/气的分配系数提高,增

4、加麻醉的强度[3]。同时通过对SjvO2的检测可见,脑氧供需的平衡在浅低温情况有着优异的效果,对脑的供给和保护有着更好的效果[4]。  本文通过探讨神经外科麻醉中浅低温的应用效果可见,浅低温应用于神经外科麻醉中能够在维持麻醉用药的基础上,提高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溶解度,增加麻醉强度,提高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从而起到对颅脑的保护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