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68810
大小:323.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13
《物理学史history of physic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学史(HistoryofPhysics)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的著作“physis”,是“physics”一词的最早起源。中文“物理”一词追溯到杜甫的《曲江二酒》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物理学史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学概念和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研究物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怎样不断开拓新领域,怎样产生新的飞跃,它的各个分支
2、怎样互相渗透,怎样综合又怎样分化。而物理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它向物质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探索物质世界及其运动的规律。物理学史与物理学为什么要学物理学史1、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不但能增长见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开阔眼界,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启示。2、物理学的发展史是无数科学家不断创新的历史。通过学习能够博古通今,了解物理学的发展。3、更深刻的理解物理理论与实验的关系。4、学一点科学史有助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物理学史大体上分三个时期:(1)17世纪以前(科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3、--古代物理学(2)17-19世纪(经典物理学的发展和完善期间)---经典物理学(3)20世纪初到现在(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时期)---现代物理学物理学发展的阶段物理学的起源大约在距今6000到4000年以前,当时人类的文明中心已在东方的几条大河流域逐步形成。除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外,还有中亚美索不达尼亚平原的巴比仑、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中国、埃及、巴比仑和印度称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第一章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成就我国古代力学知识源远流长,积累丰富。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在《墨经》中,记述了墨翟(公元前4
4、78-前392)等哲学家对力学方面的一些精辟见解。(1)给力作了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表达了力是使人和物的“奋”即由静到动的根本原因。(2)对杠杆原理进行了总结,指出:“相衡,则本短标长。”说明了在称量重物时,要想与砝码平衡,就要调整重臂“本”和权臂“标”,这一记录比阿基米德早二百多年。1.力学图示:重权本标(3)还初步讨论了浮体的平衡问题,如“形之大,其沉浅也,说在具(衡)。”(意思是说:大的物体吃水线浅的原因是在于平衡)(4)还对空间和时间作了正确的定义,它认为空间包括各方向的一切地点(“宇,弥异所也”);时
5、间是不同时候的通称(“久,弥异时也”),而物体的运动必定要经过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墨家在物理学领域中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墨家成员大多数来自于社会低层,和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2)墨翟本人就经常参加劳动,在工艺劳动中认真整理和总结生产技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概括。(3)墨家十分重视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并喜欢“摹万物之然”以对人民的生产有帮助。(4)墨翟的行动准则就是要利于民。墨家这种研究科学的正确目的和态度也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手工艺专著,部分地
6、反映了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作者不详,战国时期已经流传。《考工记》介绍了木制马车的总体设计,详细记叙了木车的几种主要部件。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使用抛石机了。后来,唐朝孙思邈发明了火药,并逐渐用于军事。在北宋年间,出现了突火枪,这是一种竹子做的管状火器,内安“子巢”,战时点燃火药,用火烧敌人。能够起到震撼敌人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炮,是我国宁夏武威出土的西夏时期的火炮,该炮口径为100毫米,使用铁弹丸,这一发现,使铁弹丸使用的历史提前了近一个世纪。明“武备志”记载:“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
7、出水面二、三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发展了二级火箭装置。古代青铜铸火炮古代抛石机13世纪初,我国的造炮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并在欧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发明了火药不是用于军事,而是用于造爆竹,而洋人却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造炮侵略中国(大意)。这是鲁迅先生的误解,其实,中国人是火炮的祖宗.传:4000年前,黄帝与蚩尤打仗,但蚩尤作雾,黄帝则使用指南车来辨别方向,使蚩尤大败。(我国最早的车辆,相传是4000多年前黄帝与蚩尤大战时使用的“指南车”。那时,黄帝军队在山中遇到大雾
8、,迷失了方向,他借助军师风伯设计的指南车走出大雾,打败蚩尤。据史料记载,我国科学家和能工巧匠一直试图再现“黄帝指南车”,东汉科学家张衡、三国时魏人马钧、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先后获得成功。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实物流传,并缺乏相关文字资料,“黄帝指南车”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存的“黄帝指南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