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67307
大小:65.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策略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探讨朱建明摘要: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载体。要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得以传承,就必须在学生中掀起诵读优秀古诗文的热潮,以此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性情。但由于年代久远,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就给学生阅读古诗文造成障碍。如何消除这些困难是每一个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学生语感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提升等方面做一些探讨。关键词:古诗文;阅读;
2、教学近年来,随着国学热、读经活动的兴起,诵读古诗文经典,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己经成为一种潮流。优秀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先贤们的许多思想学说,在当下仍有借鉴意义,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古诗文,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和传承古典文学精髓,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了解古代文化,学习古代文学常识,是阅读古诗文的题中之意。但由于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加之作者、作品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障碍,这些是亟待解决的。学生由于阅读面较窄,涉猎不广,文言词汇积
3、累较少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得法,教给他们一些阅读古诗文的方法技巧,以此逐步增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1.要掌握一批古汉语常用文言词汇古汉语也现代汉语一样,大致可以分为实词、虚词两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虚词包括介词、数词、量词、叹词等。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往往用数词+名词的形式来表示数量如一桌、一椅、一抚尺是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尺子。总体来看,古代汉语是单纯词占优势,现代汉语是合成词占优势。在学习古诗文时,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的用法、意义,
4、这样才能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二)要有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1、古汉语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用《史记.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目:用手指,用眼睛看,名词用作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我使他活下来。)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鱼肉:••指宰割。)(3)形容词、名词意动用法《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天下小)《晋书嵇康传》:“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把形体看得和土木♦參一样)(4)名词作状语贾
5、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羸粮而影从。”(天下像云一样集拢来,像回声一样应和,像影子一样跟从。)除词类活用外,尚有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需要注意。(三)要有一点音韵学的知识汉语是表意文字,但有假借、转注等用字法,阅读古诗文需要有一定音韵学知识,这样才不会望文生义,对韵律等才能有所把握。诵读起来抑扬顿挫、平仄有致、音韵和谐,体会其音乐美,更有助于增加阅读兴趣。(四)要有一定的古代汉语语感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综合的过程,词汇、语法、语音可以分开学,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他们综合在一起,而且离不开对
6、这种语言的感性认识。比如学习英语,不可能只是靠字典、语法就把英语学好,还需要阅读大量的英语文本。学习古汉语亦如此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古汉语是学不好的。古汉语行文简练,把句中各个词语机械地依次连接起来读,并不能得出这个句子的完整意义,有些词语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去解读,有时还要加进一些字面以外的意思,才能理解这句话完整的意思。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7、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闻斯行诸”如果翻译成“听到就实习吗”还是不知所云。“求也退,故进之”,但“进”和“退”是什么意思?“之”指的是什么?“进之”又是谁发出的动作?这些都需要加上我们的理解,才能把句子读懂。(五)要知道一些古代历史、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汉语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化。我们不能离开中国古代文化的背景来学习古诗文。我们在阅读古代作品时都会多方面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很多作品都会出现古代人名、地名、朝代、职官名,有时还会出现古代的器具
8、、服饰、宫室、车马等的名称。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是年号,“巴陵”是古地名,“守”是职官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正是出于乐学的天性,孔老夫子才会做学问做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的境界。如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