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64385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历史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 通常教师们都认为史实、史论和史观是历史学习的三大要素,甚至将史实、史论和史观作为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的模式,一轮梳理史实,二轮总结阶段特征,三轮以史观统领史实。但如果缺乏联系意识和贯通能力,极易导致史实孤立处理、以史观剪裁史实、史论缺失史实依据等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史实、史论和史观不是独立概念,而是层层包容的关系,其中居于内核的是史实(狭义之史实),渐次是史论、史观,但不脱史实之总框架。这种结构笔者姑且以“大史实”(广义之史实)来名之。“大史实”的内涵不以史实、史论、史观为划分依据
2、,而是从“特殊事实”“普通事实”“普遍事实”哲学命题立意,涵盖史实、史论、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证据意识、发展意识和会通意识。一、“大史实”的定义及静态结构“大史实”这一概念是基于相关学者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提出的。张耕华在《历史哲学引论》一书中总结了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中与吕思勉先生关于历史事实的探讨,将历史事实进行了分类,认为:第一类历史事实,是有关特殊时空点位上的事实,如秦始皇生于某年某月,赤壁之战发生于某年某地等,可称其为“特殊的历史事实”。一
3、件件特殊的历史事实是构建历史大厦的最基础部分,特殊的历史事实也可称为“特殊命题”。第二类历史事实,是有关特定时段、特定空间范围里的某种流行的史实,比如“清朝人有发辫”“秦汉间人视死如生”“汉人迷信看相”等都属于此类事实。金岳霖先生曾将这类知识看做是历史的总结,是历史上特殊的事实的结合,并称之为“普通命题”。我们则称此类事实是“普通的历史事实”。第三类历史事实是“普遍的历史事实”,表现为“理论命题”,相当于“历史观点”。在理论命题背后,我们可以找出许多为命题所指称的史料。在历史学中,历史叙述总是在这三类历史事实中
4、展开的。在这三种历史事实中,普通事实最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普通事实,通常是用归纳方法来获取,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就有不少是用归纳法获得的普通事实。如“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汉武三大将皆由女宠”“东汉功臣多近儒”“东汉诸帝皆不永年”等,都是表示盛行一时一地的一般状况。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普通史实往往比特殊事实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不了解一时一地的普遍事实,我们就难以明白此时此地的特殊事实,所以,他认为,现代史学的格言是“求状况非求事实”,“这不是不重事实,状况原是靠事实然后明白,所以异于昔人,只是所求者为‘足
5、以使某时代某地方一般状况可借以明白的事实’,而不是无意义的事实而已。”[1]()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普通事实是汇聚无数特殊事实而成,史论已在其中。普遍事实是在基于无数普通事实的会通中生成,史观即已生成。我们将“大史实”的静态结构表述如下:二、“大史实”的动态结构及类型“大史实”落实在教学中即是史家常以为美的“属辞比事”“疏通知远”的本领,《礼记·经解》云:“疏通知远,《书》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其为人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6、2]()。中国学术历来有无用之用、不言之教的传统,“属辞比事”以史家之扎实功夫,搜罗考订比陈史实,起到“史实自明”作用。关于“疏通知远”,自寿彝先生认为:所谓“疏通知远”,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观察当前的历史动向,又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其前提是“达于史事”,否则易陷入“诬”境。因此“大史实”的动态结构如下:那么,教学中的“大史实”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呢?具有什么特点?现就普通事实举以数例,解决上述问题。类型1:以“白描”的手法还原历史,发挥“大史实”的隐喻之义
7、。如在学习英国代议制这一内容时,如果我们将1689年《权利法案》、1689年《兵变法》、1694年《三年法》、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的具体内容呈现出来,学生经过阅读即能够归纳出光荣革命后君主的权力一步步被削弱,最终成为“虚君”的结论。类型1中史实是外显的,史论是内隐的,由特殊事实自然生成普通史实(史论),以排比史实的形式展开。此类型题如2011年广东卷第39题提供的三则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国人们对于计划经济和放任经济的态度题。类型2:从历史细节中得出结论,展现“大史实”的证据意识。史实必须有细节关照,细节
8、越清楚,学生的印象越深刻。从历史细节中得出结论是基于历史学的证据意识而生成的。如任世江老师为了说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程度,他引用了两段材料,一是“(英军)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甚至一仆不能复起”。二是“《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开放,1850年6月,两名英国人来到福州拟住在城里,适逢林则徐回乡,他闻讯组织士绅,要求驱逐英人,酿成一时大案”,通过这两个细节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