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5576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分子原子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题的内容。本节课是在物质的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从本节课开始将会接触到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确立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认识。这为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做了准备。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而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二、学情分析我们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自然科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但是他们对于《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仍是有一定难度的,分子、原子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用肉眼看到,同时九年
2、级的学生对化学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他们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管理和引导,既要提供动脑的探究情景和动手的操作机会,又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三、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敢于
3、创新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题是教学重点:(1)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2)能用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现象。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五、教法和学法分析现代教育强调,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才华的机会,因此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准备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合着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法
4、上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课堂之初,以走到花园闻到桂花香。设疑:人们常说: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接着分析学生花的香味,加油站闻到汽油味以及进行品红扩散实验,提出香气的微粒,蔗糖的微粒和水的微粒科学家称它们为“分子”,让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二)新知探究引导:在确立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的特点。我再对本节课进行导入,同
5、时利用一些学生活动突破本节的难点。1.首先给大家展示的苯分子和硅原子图片在普通的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它是利用分辨率更高,放大倍率更大的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照片。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引出分子很小的特点。为了能更直观的感受分子的小,继续引导学生活动。2.分子到底有多小呢?现在假设一个任务:假设十亿人一起来数一数一滴水中的分子。假设每人每秒中数1个,计算一下需要多长时间能数完?(利用计算结果,加深学生对分子很质量、体积小的印象)3、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记录现象。引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4.教师演示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后的实验指导学生共
6、同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指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并让学生思考物质热胀冷缩到底是因为分子本身体积膨胀还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提示学生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要学会整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5、提出问题:1、氮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吗?2、硫在氧气中燃烧有白烟吗?3、二氧化锰能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吗?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同种物质的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三)课堂小结我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四)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课题一分子和原子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二、分
7、子的特点1、分子很质量和体积小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4、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通过展示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印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