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人行道2012.12.8

透水人行道2012.12.8

ID:20554103

大小:9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透水人行道2012.12.8_第1页
透水人行道2012.12.8_第2页
透水人行道2012.12.8_第3页
透水人行道2012.12.8_第4页
透水人行道2012.12.8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水人行道2012.12.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水人行道铺面1业内的定义1.1规范宣贯课件定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宣贯PPT中,对透水性人行道进行如下定义:透水人行道是从面层到基层整个结构都采用透水性材料组成的人行道,雨水通过透水面层、透水基层,最后渗透到土基中。如下图所示。但是,后文推荐的透水人行道路面结构图与此定义相悖。1.2相关文献定义透水人行道铺面是一种新兴的城市铺面型式,通过采用空隙率较高的材料应用于面层、基层,保证路用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使雨水能够顺利进入铺面结构内部,通过具有临时贮水能力的基层,直接下渗入土基或进入铺面内部排水管排除,从而达到涵养水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交通安全舒适性等功能。

2、2产生背景及优缺点分析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铺装结构所覆盖。目前,市政道路、小区道路、园林、庭院、公共广场的人行道铺装仍以密实、非透水的材料为主。面层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预制道砖、仿石材、天然石材、现浇水泥混凝土等,基层材料绝大部分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传统的非透水人行道铺装存在的问题:雨天人行道雨水通过漫流方式经雨水收水井排放,人行道湿滑,且积水易使行人湿鞋,影响行人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阻止了地下水补给路径,不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新兴的透水性路面又名为“海绵路”

3、,是一种像海绵一样能将地面积水迅速吸收的新型路面。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会喝水的道路”。透水性路面具有如下的优点:(1)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加强地表与空气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城市热岛效应温度图谱见图1。(2)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调整生态平衡。国内水环境相关专家认为:过度的地下水开采会造成城市地面的下陷。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则较为常见。上海地面下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专家认为,及时补充地下水是

4、很有必要的。如果透水性地砖大面积使用,雨水不会那么快形成径流,对水浸街会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对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很有益处。另外,近年来海水入侵沿海城市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深圳部分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的减少,导致海水入侵到地下,对生态的影响非常大。(3)减轻降雨季节大量雨水沿地面径流的现象,减小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明显降低暴雨对城市水体的污染,提高防洪能力。(4)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交通环境,雨天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冬天不会在路面形成黑冰(由霜雾形成的一层几乎看不见的薄冰,极危险),提高了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体现了以人为

5、本、以车为本。(5)透水面砖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尘,减少扬尘污染。3透水人行道的分类(1)根据透水人行道铺面在面层的透水原理,透水人行道可分为:缝隙透水型和多孔隙渗透型两种。缝隙透水型:表层水通过人行道面层块体之间的缝隙渗透。该透水路面要求面层联锁块之间留有一定缝隙,满足表层水下渗,见图1所示。多孔隙渗透型:表层水通过人行道面层直接渗透。该透水路面要求面层材料有足够的孔隙率,满足表层水下渗,见图2所示。(2)根据路表水通过透水人行道面层后渗透到土路基内方式的不同,透水人行道分为:全透式、半透式两种。全透式:表层水通过透水人行道面层后可全部或部分渗透到土基中,

6、部分无法及时渗透到土基的表层水可通过人行道结构层中的排水设施排入市政管网,见图3所示。半透式:表层水通过透水人行道面层后不渗透到土基中,利用人行道结构层中的排水设施排入市政管网中,见图4所示。(3)根据面层材料的不同,分为3种: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合料铺装。4工作原理透水人行道的工作原理主要为:面层吸水、基层下渗、底基层排水、地下储水四个工作步骤。(1)透水面层通过透水面砖这种特殊材料改变水的表面张力,通过透水面砖的通道孔吸收到透水面砖体内。(2)基层一般选用具有一定强度而且透水性较好的无砂大孔隙水泥混凝土,水体通过透水型砂垫层均匀分布到基层后

7、,再通过基层的大孔隙结构迅速下渗。(3)底基层材料将下渗的水排入路床,底基层材料一般为大粒径碎石材料,其作用一方面能迅速将水体排放到路床,另一方面能防止渗入路床的水或地下水因毛细现象上升,有效防止含水土基冻涨对路面结构整体稳定的影响。(4)地下水在土基中得以保存,既能解决地基沉降,又能满足植物的水分补给。5适用环境5.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美国透水路面使用经验表明,地基的透水系数量级不低于10-3mm/s,存储在基层内的水能在72h内完全入渗时,透水道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表现良好。英国有资料推荐:地基的透水系数大于0.5in/h(即3.5×10-3cm/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